“校長嚴令已下,全國的目光都盯著我們。政治上的需要,遠甚于單純的軍事考量。我們必須動,而且要快動,要拿出姿態,拿出戰果,給校長,給南京,也給那些隔岸觀火、首鼠兩端的地方實力派看看!”
第62章穩扎穩打胡俞定策
他轉過身,目光銳利地看向俞濟時:“但是,如何動,卻要由我們來把握。校長要的是慶陽、環縣收復,要的是王林部受挫,要的是中央軍的威風打出來。至于過程,他未必有耐心細究。”
俞濟時眼神一動:“軍座的意思是……”
胡宗南的手指重重地點在慶陽,然后劃向環縣,語氣篤定:“共匪戰術,向來狡詐多變,尤擅誘敵深入、迂回包抄。以其團長王林過往戰例觀之,此人用兵更是膽大心細,詭計多端。馬鴻賓便是著了此道,孤軍冒進,以致全軍覆沒?!?/p>
他冷笑著分析:“如今我第一師大軍壓境,實力遠超彼輩。按常理推斷,王林部剛經惡戰,雖有所繳獲擴充,但必是疲師久戰,新附未穩。其若明智,絕不會以卵擊石,與我精銳第一師在慶陽、環縣城下打堂堂之陣的正面防御戰?!?/p>
俞濟時若有所思地點頭:“軍座高見。他們最可能的策略,確是主動放棄城池,誘我深入其所謂的‘根據地’腹地。利用隴東那千溝萬壑的復雜地形,與我軍周旋,不斷以小股部隊襲擾我補給線,疲憊我軍,待我師老兵出現破綻,再集中兵力,伺機咬我一口。此乃共匪一貫伎倆?!?/p>
“正是如此!”胡宗南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成竹在胸的神色,“他們自恃有群眾基礎,地形熟悉,想來個‘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若我真的大舉追剿,正墮其彀中。我軍新兵多,地形不熟,深入山區,補給困難,極易被其牽著鼻子走,甚至可能重蹈馬鴻賓覆轍?!?/p>
他走回桌案前,雙手撐在桌上,做出了決斷:“既然如此,我們便反其道而行之。他不愿守城,我便占城!他不愿正面決戰,我便不給他決戰的機會!”
“命令!”胡宗南的聲音變得斬釘截鐵,“你師出征后,不必急于尋求匪軍主力決戰。采取‘步步為營,穩扎穩打’之策!以團為單位,交替掩護,穩步推進。遇小股匪軍襲擾,則以猛烈火力驅散之,不必深追。首要目標,是占領慶陽、環縣兩座空城!”
他眼中閃過一絲精明:“王林若真如我所料,主動撤出,那我軍兵不血刃,即可收復失地,向上峰交差。屆時,上報‘克復慶陽、環縣,匪軍望風而逃’,亦是功勞一件。校長面子上過得去,我軍實際實力也未受損,正好借駐防之機,繼續整訓磨合,鞏固城防。待我軍徹底練成,秋高馬肥之時,再以慶、環二城為基地,掃蕩周邊,豈不更穩妥?”
俞濟時徹底明白了胡宗南的意圖——這是一場以政治達標為首要目的、極力避免軍事風險的“武裝游行”。他立刻起身立正:“卑職明白!我軍目標是占城,而非殲敵。占住城池,便是勝利。絕不貪功冒進,給共匪可乘之機!”
“很好!”胡宗南滿意地點點頭,“記住,占領城池后,立即加固城防,疏浚交通,確保補給線暢通無阻。多派偵察,廣布眼線,摸清匪軍動向即可。只要匪軍不來主動攻城,我軍便暫不主動出擊。一切,以待后續命令和全軍整訓完畢為準。”
“是!卑職謹遵軍座指令!定以最小代價,收復慶、環,穩守待機!”俞濟時大聲領命。
胡宗南走到窗邊,望著窗外操場上正在緊張訓練的士兵,緩緩道:“去吧。讓王林和他的獨立旅,在黃土山溝里繼續轉悠吧。我們,只要拿下那兩座空城,便是贏了這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