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
”宋彤自己從車上跳下來。
一向都是她去攙扶別人。
下車時不經意間,她看向迎接的男人,從他的神情著裝判斷他的身份—沒有穿官服,也不像做官的滿臉陪笑說話云繞霧繞。
此人身上書生氣重,是未入仕的文人亦或是不合時宜被貶的官員家屬。
宋彤料想他便是蘇大文豪的三子—蘇過。
二人見了禮,梁師成道:“兄長,何必多禮。
你我既是親兄弟不必在意這些虛禮。
”宋彤聽后大驚,心道:莫玦何時是蘇軾的兒子?小黃門領著二人去書房談話。
宋彤則被人領去后院。
說是后院其實就是四間房,繞過前廳過了天井便是。
宋彤耳力好,談話聲音大了,她甚至能聽見。
巨型雪浪石做的影壁,小院內一覽無余:紅楓并幾塊奇石,正對著屋舍。
一位上了年紀的女使相迎,七八歲的女孩端坐在桌案前,窗邊的楓樹上一只鳥兒鳴叫。
女使提醒她來了人。
女孩置之不理,耐心執筆臨摹。
女使獻上茶來,喚道:“姑娘。
老師來了。
”小姑娘才如夢初醒。
宋彤道:“愧不敢當。
不過得幸指點蘇小娘子幾筆。
”小姑娘梳著兩髻,珍珠垂帶綰雙髻,髻邊別著絨花;眉目如畫,唇紅齒白;年齡不過七八歲大,開口不俗,問她姓名。
宋彤道:“在下宋彤。
小娘子稱呼我為宋彤便是。
”蘇小姑娘迎宋彤坐下,道:“宋老師請坐。
聽說老師擅畫花鳥,學生正為一枝牡丹花煩神,怎么畫也畫不好。
”她到底還是孩子,沒有大人那般縈縈繞繞,三言兩句便與旁人敞開心扉。
宋彤坐下先是觀看她是如何下筆,又一一指點錯處,一邊留心書房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