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更東邊的清湖縣和北樂縣,則是由聶北和聶揚負責。
沈長恭他們走了三天,跟羽化天一起來到了濮辛郡外,他們位于中間,不管是哪個軍團作戰不利,都可以趕去支援。
至于支援的方式,則很簡單,直接大炮開路,騎兵沖進去砍。
簡單粗暴。
但武器能夠達到碾壓的境界時,一些傳統戰術就不怎么實用了。
但沈長恭還是想多練練兵,畢竟這個世界還是近戰步兵的天下。
在郡城外面安營扎寨后,翌日清晨,羽化天便率領著五萬天羽軍,出了大營,浩浩蕩蕩的向著郡城那邊殺了過去。
因為人數不多,所以所以羽化天并沒有選擇圍城而攻,而是選擇主攻一面,與敵軍展開交戰。
只不過,他主攻的是南面。
北面,他留下一萬多人,拉著火炮,舉著大旗,聲勢浩大,并且派人扛著云梯等物,做出一種馬上就要全力攻城的把戲。
而另外三萬多人,則輕裝簡行,只帶著一門火炮,和一箱炮彈,悄悄的繞路轉移,向著郡城的南面轉移。
很快,兩支軍隊全部就位,那三萬多人也隱藏在了幾里開外。
此乃聲東擊西之策。
最先發起進攻的,肯定就是北門那邊。
幾十門炮,對著北邊的城墻上,進行著狂轟濫炸,毫不留情的進攻著,極大的殺傷了敵軍。
敵軍被嚇得跑到了城墻下面,羽化天又讓步兵吶喊著,舉著云梯往前沖。
敵軍聽到動靜后,立刻又上城墻,準備與天羽軍血戰。
然后這一萬多人又撤了,繼續炮轟。
城墻上的人罵罵咧咧的又趕緊往下面跑。
他們下去后,天羽軍又繼續沖鋒,要爬城墻。
沒辦法,齊軍只能再上來。
炮兵轟,步兵沖,步兵沖完炮兵轟,炮兵轟完步兵沖。
反復幾次后,這些齊軍一個個累的氣喘吁吁,畢竟一直上下城墻,真的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因為北邊這邊聲勢浩大,再加上傷亡很大,士兵疲憊,主將不得已只能從其他城門抽調人手,輪流上墻守衛。
羽化天調敵軍主力來北邊的計謀也就成功了。
這一切,都被天上的熱氣球拿著望遠鏡看在眼里,及時的把情報轉遞給了羽化天。
羽化天得知戰術成功后,便立刻下令,讓南部的三萬多大軍,向前沖。
那三萬人分作兩波,一左一右,以最快的速度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