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眾人以為諸葛鈺只是想體驗一下,過過癮而已,沒想到她一進入灶房,了解完操作流程后,便立刻將下人們打發(fā)出去。
一炷香后,在眾人忐忑不安的等待中,諸葛鈺終于打開了門,端著一個餐盤緩緩走出,并對杜媽吩咐道:“麻煩杜媽跑一趟秦府,將這個食盒交給表哥,并替我轉達一句話:這是妹妹親手做的點心,不知表哥是否還對妹妹今日所言有所懷疑。”
杜媽猛地一個激靈,連忙跑向灶房,只見屋內整潔如新。
她心中疑惑:郡主真的動手做菜了?然而桌上分明擺放著一個食盒。
她好奇心起,暗忖嬌生慣養(yǎng)的小姐能做出什么菜來,萬一送去秦府,讓秦公子吃出問題可怎么辦。
這么一想,她迅速掀開食盒,一股熱騰騰的香氣撲鼻而來。
身為廚娘的杜媽對美食頗有研究,何況秦明章視若珍寶的女兒,請來的自然是頂尖的廚娘,最擅長制作女兒家喜愛的糕點小吃。
然而,即便如此擅長點心的杜媽,在看清食盒里整齊擺放的小盤子時,也不禁愣住了片刻。
諸葛鈺制作的竟是小籠包。安國并沒有這類點心。
杜媽望著這雪白晶瑩、宛如玉兔的小籠包,搓了搓手掌,忍不住拿起一個。那粉嫩的肉餡,誘人至極。
得幫秦公子試試味道,吃壞肚子可不好。心里雖這么想,但這香氣誘得她口水都差點流了出來。
她輕輕一咬,透亮的汁液忽然飛濺而出,連忙狼吞虎咽地吞下。
半晌,她忍不住發(fā)出一聲感嘆:“皮薄肉嫩,真心好吃”
收拾完狼藉,她忍著再吃一個的沖動,端著食盒匆匆前往秦府。
諸葛鈺回屋時,秦兮之已經擦好藥,正在穿衣。見諸葛鈺回來,秦兮之問道:“姐姐,你可有看見娘親送我的香囊?剛才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香囊是秦兮之的命根子,因為這是秦氏唯一留給他的遺物。
他一直十分珍視,貼身帶著,連睡覺都不離身。剛才諸葛鈺那么粗魯地脫他衣服,恐怕是在爭執(zhí)中弄掉了。
諸葛鈺幫忙搜尋了半天,終于發(fā)現(xiàn)床腳處靜靜地躺著一個紅色的香囊,便笑著撿了起來。香囊中散發(fā)出一股舒適而清香的氣息。她輕輕一嗅,辨識出是茯苓、知母、烏頭、甘草的香味。這些藥材具有養(yǎng)血安神、散寒止冷的功效,對身體大有裨益。
然而,下一刻,她的神情驟然凝重。
中藥配伍中素有“十九畏十八反”的禁忌。其中,十八反包括: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
藥湯中含有芫花、貝母、白芨和人參,而香囊里則有茯苓、知母、烏頭、甘草。這些藥材原本對秦兮之的身體都是極好的補品。然而,甘草與芫花,烏頭與貝母及白芨混合在一起,便會形成劇毒。
由于香囊是貼身佩戴而非服用,毒性并不強烈,短時間內不會致命。
但長期佩戴,香氣逐漸入體,與喝下的藥湯相沖,轉化為慢性毒素,導致秦兮之小小年紀便體弱氣虛。隨著時間的推移,毒素深入心肺,最終因心脈耗損而喪命。
這種方式中毒,無人察覺,只會以為是秦兮之的身體欠佳,才久病不愈。若非諸葛鈺撿起香囊近距離嗅聞,又因為她熟知草藥習性,恐怕她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對方竟繞了這么大一個圈子,以這種方式下毒!
她默默地將香囊收入袖中,裝作未曾發(fā)現(xiàn),對秦兮之說:“兮之,香囊姐姐晚上再幫你仔細查找,現(xiàn)在先吃點心吧。姐姐特意為你做的,若是涼了,可就辜負了我的一番心意。”
秦兮之雖掛念香囊,但聽諸葛鈺如此說,只好乖乖坐在桌前。
諸葛鈺松了一口氣,在秦兮之身邊坐下,看著他一副視死如歸吃毒食的模樣,不禁好笑地掀開餐盤罩子,夾起一個雪白晶瑩的小籠包,蘸了點醋后放在秦兮之的碗里,溫柔地說:“來,嘗嘗姐姐的手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