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道清當年真相,使得年世蘭情絕自戕,之后又對敦親王福晉等人多有憐憫寬容,凡此種種,早已惹了皇上心中不快。
前朝甄父也是,當初鏟除年羹堯的時候,為了自己的女兒那是沒少獻計獻策,收集證據(jù)。
如今對方被除了,這人卻又矯情了起來,私下竟與鄂敏感慨皇上牽連太過,讓底下的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
皇上下旨讓群臣做詩譴責錢名世,偏偏甄遠道故作清高,推脫著不肯做詩。
認真說來,甄遠道這個人是有那種士大夫情節(jié)的,就像是那些曾經(jīng)當朝罵皇上,求廷杖的文臣一樣,他們故作清高,沽名釣譽,希望能夠借此揚名。
只是清朝更加強調(diào)帝王之威,對下嚴苛,罵皇上的事情基本就是找死,甄遠道沒法追求前輩們的腳步,就只有通過這種特立獨行的做法展現(xiàn)自己的風骨了。
說來也不怪鄂敏坑他,你自己都把把柄遞上去了,是個有上進心的人都會笑納利用的。
甄遠道想展示自己的文人風骨和清高之態(tài),奈何皇上可根本不吃他這一套,直接扒了你的官服,給你下獄。
帝王心思,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便是如此了,他可一言將煊赫一時的家族打落塵埃,抄家流放,也可僅憑一句話讓人封王列侯,飛黃騰達。
就像是甄家,前一刻還看著炙手可熱,家里有一個妃子娘娘的女兒,甄遠道自己又位極人臣,何等的煊赫呀?
可是看似繁華的一切,只需皇上的一句話便可將其全部打落,手握大權,翻云覆雨,其中之妙,難怪讓人如此沉醉不可自拔,甚至為其殺親弒子,爭的頭破血流……
莞嬪有孕,卻因遭到苛待,身體異常虛弱,碎玉軒的宮人想請?zhí)t(yī),卻被看守的侍衛(wèi)們刻意為難,無論如何都不肯。
最后還是流珠忠義,自己撞到了刀刃上,刻意將事情鬧大,這才惹來了上面的關注,叫來太醫(yī)。
莞嬪有孕,也算是峰回路轉(zhuǎn),否極泰來,艱難處境也終于近來了好轉(zhuǎn)。
然而皇上是不可能有錯的,錯的也只能是底下的人,所以剛剛上任沒有多久的茍總管,屁股還沒坐熱乎呢,就因為為難莞嬪,不準請?zhí)t(yī)一事迅速下線,堪稱是在任時間最短的內(nèi)務府總管。
說來也是好笑,這接連幾任的內(nèi)務府總管好像就跟甄嬛有什么說道一樣,他們的上位下線,好像都與對方有關。
黃規(guī)全是因為給甄嬛送了一盆開敗了的花,以此為由頭卸了內(nèi)務府總管的職位,打發(fā)去了慎刑司。
而姜忠敏則是因為參與了純元故衣事件,以保管純元皇后遺物不當?shù)拿x被杖殺滅口。
至于眼前的茍總管自然是不必說,長得一副猥瑣小人的樣子,腦子看著也不怎么聰明,下線這么迅速,堪稱是歷屆內(nèi)務府總管之恥了。
而最后的一屆總管梁多瑞,則是暗中投靠了甄嬛,一直活到了大結(jié)局,熬到了先帝登基,算是幾人中的最后贏家了。
由這四位總管的命運經(jīng)歷,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甄嬛好像有點兒克內(nèi)務府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