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在得知太后與皇后在一起后,皇上微瞇的小眼閃了閃,顯然是起了懷疑之心。
“蘇培盛,你去叫皇后過來,就說朕有事要交代。”
“華妃你先回翊坤宮吧,各宮封宮,待事情查明之前你也別亂走動,免得被人沖撞了。”
知道老皇帝這是嫌自己礙事了,年世蘭也沒勉強(qiáng)留下,反正她又不是真心想伺候這只大胖橘的。
于是在依依不舍的表達(dá)了一番關(guān)心后,華妃便‘不情不愿’的離開了。
而就在皇上命夏刈調(diào)查此事真相時,外面的各種流言已經(jīng)傳得滿天飛了。
什么皇上孝期選秀,實(shí)為大不孝,先帝在天之靈因此降罪,帶走了幾位皇孫去地下盡孝了。
還有的說皇上得位不正,使了詭蜮伎倆篡位,如今子嗣一日內(nèi)盡皆暴斃,是天命不佑,老天爺都認(rèn)為他德不配位。
此外還有更勁爆的版本,竟然傳皇上不是先帝的孩子,而是太后烏雅氏那個蕩婦與奸夫隆科多所生,二人意圖謀朝篡位,好在大清先祖在天有靈,這才降下示警,滅了這幾只孽種。
一時間,京中關(guān)于皇上,太后和隆科多三人間的各種流言衍生出了八十多個版本,并還以極快的速度向京外傳播著,這皇家的笑話可真是要傳遍天下了。
什么?你說背后議論皇帝,這可都是要命的話,怎么會有人敢亂說?
呵呵,你忘了有類似白蓮教,天地會等反叛組織了嗎?
何況這天下不滿韃子統(tǒng)治的漢人多了去了,不然幾代大清皇帝為何要多次出巡下江南,難道都是為了美人嗎?
有得是人巴不得看皇家的笑話,傳幾句閑話又算什么?
而且若不是天下非議紛紛,雍正又怎么會撰寫《大義覺迷錄》,欲要證明自己的清白。
這證明在八卦看熱鬧這件事上,別人可不管你什么皇上太后的,照樣議論的起勁,且這皇家的八卦笑話才更令人津津樂道呢。
什么孝莊與多爾袞,順治與董鄂妃……一件件不也都是被人議論過來的嗎?這種好事,怎么能不讓大胖橘好好體驗(yàn)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