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又過了一年,毫無意外的,王府的孫輩數量突破了三十大關,向前又邁進了一步。
這個數量,已經快要趕上康熙老爺子的子女數量了,可是老爺子是用了幾十年才達成的這個成就,而弘時卻是只用了僅僅四年啊!
十倍的效率,簡直是非人哉!
眾男人:三阿哥真乃吾輩楷模,你是真英雄,大丈夫也!
ヽ()ノ
至于你問用雍王爺的表情嘛?那已經是肉眼可見的勉強了,顯然對方這是開始強撐了!
可是有些事并不會因為某些人的意愿和無奈而轉移,隨著時間過去,又是一年,雍王府的子孫數量達到了可怖的四十之數。
這一下子,雍王爺可是徹底有點兒笑不出來了。
在皇家,子孫繁茂是好事,但是太繁茂了,那也有點兒負擔不起。
光這么說或許還不好理解,那么簡單的算筆賬,或許你就可以更直觀在的解這一切。
作為王府的孫輩,吃穿用度,奴才的數量自有規制,不好輕易削減,若是太過寒酸便會惹人恥笑,人家還要以為你家落魄了呢!
一個小主子日常份例,吃食補品,衣物配飾,冰塊炭火……以及長大一點后學習琴棋書畫,騎馬練弓……等等,等等都是巨大的花費。
雖然皇室子孫自有俸祿和祿米,但那點兒銀子根本就不夠干什么,即便是按照最基本的配置,一年的花銷也要在七八百到一千二兩左右。
咱們就算最少的,八百兩一年,那四十個小阿哥格格們,一年就要三萬多兩銀子。
這還不算底下的奴仆呢,一個小主子最少總要有兩個奶娘,兩個小丫鬟,兩個小太監,六個人伺候……奶娘的月例會高一點,其余兩者的月例會少一點,平均一下,就算一個月二兩吧。
那么四十個小主子就要有二百四十個奴才伺候,一人一月平均二兩,那一年下來總共就是……將近六千兩!
這還不算平時節慶日的賞賜,四季衣物等等。
總體算下來,弘時這四十幾個娃,一年下來總得四五萬兩銀子,而且隨著孩子越長越大,數量越來越多,這個數目也在逐年遞增當中。
而親王的俸祿是每年一萬兩白銀,一萬斛祿米,看著的確是不少,但是要想養滿府上下,供給其富貴榮華的體面生活,還是不太夠的。
如果你還是個有心的,想要培養人手,那就更加不夠了!
而像是雍王府里這么多的孩子,那可是個沉重而巨大的負擔。
每年四五萬兩銀子的花費,對于雍王爺而言也是個不小的壓力,雖然才是中年,但白頭發卻已經多了不少了。
甚至有無數個夜里,他都不禁想過,能不能把弘時這一脈給分出去,他實在是有點兒養不起了。
老父親胤禛:娃子太多了也不好搞啊!愁死個人了!
(_)
為了分擔壓力,雍王爺也是被逼的實在沒有辦法了,他竟然喪心病狂的想要督促自己的好大兒上進。
為此他甚至還打算分出一些商鋪和田莊給弘時經營,等他以后慢慢上手了,賺錢了,就可以肩負起養娃的職責,自己也能逐漸解脫這個重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