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問題來了:這么多的金子,這人是挖到金礦了嗎?
呃……沒錯!人家還真的挖到金礦了!
望著眼前的這座黃金屋,李靜言亦是目露驚奇與欣賞,撫掌贊嘆。
不過比起收到禮物的開心,她更覺得好笑的是另外一件事兒。
底下的獻禮之人,應該是她第一百多少個小孫子了,具體的排名她也有點兒記不清了,不過要說對方的金子是從哪里挖的,她倒是清楚得很。
大概也就是在十幾年前吧,弘時的一眾子孫們,幾乎征服了大清附近的所有土地勢力。
然而地土勢力是有限的,子子孫孫卻是無盡的,附近沒有地方發展了,一眾皇子皇女只能選擇出海去征服其他的土地。
而相對于離大清較近的倭國,自然就在其中!
這個時候的倭國還沒有什么明治維新,尚未飛速發展起來。
與之相比,大清的鳥槍火炮在軍營普及使用率,此時卻是更高的。
且倭國的幕府制下,真正的戰力武士階層,更像是領主大名的私兵,難以形成統一的軍隊化體系,進行統一的指揮管理,其內部更是有著起義……
種種因素對比之下,外加女主的強大光環,她的孫子孫女們帶兵出征,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逐步攻打占領下了倭國。
就這一年多的時間,更多還是因為海上航行不便的緣故呢。
而關于占領之后如何統治治理,讓底下的人沉浮并將其奴化,這一點滿清皇室顯然是有著豐富的經驗(這里是諷刺),就像當初入關后,讓漢人剃發易俗,殺得人頭滾滾一樣,這群倭國人很快迎來了他們被統治奴化的悲凄命運。
不過很顯然,倭國的遭遇要比曾經的漢人更加糟糕,曾經的大清與大明是滿漢之爭,但無論滿人還是漢人,好歹還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勉強來說也能算是同類。
如果說是當初的滿人不把漢人當做人來看,當做奴隸,那么對于倭國人,大清更多的是把他們當做畜生來看,壓根兒就不認同他們是自己的同類。
簡單來說,就是跟豬狗都吃不到一桌上去,畜生不如。
著實是這些倭國人長得過分矮小,看著就和中原的百姓不像是一類人,何況其又與大清遠隔海外,更加沒有歸屬認同感了。
于是弘時的這群子女們占領了倭國,除了挖金礦外,另一項暴利的生意就是奴隸販賣。
早在唐朝這時候就有大量的昆侖奴,作為貴族富人們喜愛好用的奴仆,那么現在,為什么就不能有倭人奴呢?
“嘖嘖……這倭人奴長得又矮又小的,看樣子也不像是能干多少活的,我買回去有什么用啊?”
牙行外,一大群人圍觀打量著一串串兒被繩子串在一起的倭人奴們,眼神兒里有好奇估量,也有輕視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