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想要復立太子,奈何底下的群臣卻不接招,由得他一個人尷尬的唱獨角戲。
大臣們也不跳出來反對,只是對于皇上的種種言行視而不見,一言不發,似乎沉默就是他們最好的反抗。
眾大臣:你是皇上,我們不好明著罵你,但大家可以對你進行冷暴力,當你說話是在放屁!
\(Δ’)/
甚至在皇上言及立儲之事時,眾人也都是推薦起其他的阿哥,就是偏偏不提廢太子。
眾大臣:哼,我們就看你怎么辦?能不能親自張開嘴,說你想不要臉的吃回頭草?
底下群臣的態度,皇上如何會察覺不出來,要說老康他現在心里也愁啊!
雖然他是皇帝,可以下旨強硬的要求復立太子,但眾臣的意見,他也不得不考慮,何況之前廢太子時就已經折騰了一回,如今要再折騰一回,若是弄個不好,難免引起朝堂動蕩。
而且畢竟是個皇帝,老康這人還是也要點兒臉的,雖然是他自己反悔了想復立太子,但上位者嘛,即便是自己反口也想別人求著他,最后自己在迫不得已的答應,這臉面就又圓回來了。
所以抱著這樣的想法,復立太子一事拖了許久,進展都不怎么順利。
最后老康一看這樣僵著也不行,那索性就各退一步吧,我給你們個面子,下旨讓眾臣推選太子,而你們也給我個面子,走個形式再把太子給推舉回來,這樣一來一回,大家的面子都有了,我的好大兒也能重新成為太子了。
懷著這樣的心思,皇上便在前朝下了旨意,說讓眾臣推選太子,賢者居之。
只是這一波純屬是老康自己單相思了,他以為的各退一步,雙方擁有默契,實際上也只是他自以為的,他的那群好兒子和大臣們根本就不買賬。
眾大臣:好好好!這可是你說的!
你讓我們推舉是吧?那我們可就真選了,希望到時候某人可別后悔,再做出吃了吐,吐了吃的事兒。
(~′)
我們倒是要看看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會不會不要臉的再次開口出爾反爾?
(*`д′)
于是毫無疑問的,就發生了之后的那件康熙朝比較著名的大事,群臣上議立儲,結果有超過七成的朝臣都推舉了八阿哥,言其待人寬仁,處事有方,實乃儲君之選。
一時之間,八阿哥的盛名權勢炙手可熱,風光無量,顯然成為了滿朝上下最顯眼,最矚目的崽!
當然,這么多支持的人里,肯定不全部都是八阿哥的擁躉,這其中的成分很復雜,有大半是八阿哥的擁護者,但也有其他兄弟故意渾水摸魚,想要推老八出頭,實行捧殺之計。
還有的就是不想讓廢太子有復起的機會,索性就順水推舟推薦八阿哥,反正只要不是廢太子,是誰都行。
再有一些人就是從眾心理了,看見其他的同僚都這么干,他們也得合群的跟著一起上書。
反正有棗沒棗打一桿子,成了最好,自己在未來太子面前也算有一份功勞,不成也沒關系,這么多人一起上書,法不責眾,皇上還能將他們都殺了不成?
所以別看朝堂上那么多人支持八阿哥,但這里面的人員復雜,各有一心,并非全部都是八爺的支持者。
如今的八阿哥看似煊煊赫赫,炙手可熱,但同時也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兒上。
然后這個被推到風口浪尖上的人就迎來了他父皇無情的大逼斗,硬生生把他從眾人捧起的位置打落到了地底。
“放肆!”
“老八這個混賬!”
望著眼前一摞摞推薦八阿哥為太子的折子,老康怒了,老康要氣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