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待拿到封賞的單子,年世蘭看著上面皇上所謂的‘恩典封賞’,真是忍不住又要笑了。
眾妃中除了葉答應與柳答應晉位又賜了封號外,其余人大多是沒封號的賜個封號,有封號的增加份例,反正就是不晉位,也沒太多的實際意義。
此次也堪稱是封號大派送,讓封號在后宮徹底不值錢起來。
像是年世蘭,沒法再晉封,皇上就讓她享雙貴妃的份例,算是恩典。
“哼,這些個份例折合下來又值多少銀子?就會拿小恩小惠的搪塞人。”
翊坤宮的花銷一月就要幾千兩銀子,便是雙貴妃的份例,也未必夠她花一個月的。
之后像齊妃與欣貴人這般有過孩子的,和吉嬪這種有特殊意義的蒙古吉祥物,也都能享雙倍份例,
總之就是拿些銀子物什打發人。
而像熹嬪瑞嬪這般的,按皇上的想法肯定是:都讓她們協理宮務了,這還不算獎賞嗎?還要啥自行車啊?
至于封號嘛,除了少數幾個不起眼的,幾乎是人手一個了。
倒是其中也有幾個有意思的,可以拿出來給大家說一說。
葉瀾依的封號仍和劇情中一樣,是‘寧’字。
而晉位后的柳常在,她的封號就有趣了。
“怡?”
“哈哈,怡!”
“難道皇上還真把她當成了宜修年輕時的替身了不成?”
這‘怡’與‘宜’同音,也不知皇上是有意的還是無心的,只是恐怕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皇后都會認為是前一種吧。
之后還有王常在的封號‘琬’,不用說,后宮的三個‘婉’,‘莞’,‘琬’直接湊成了純元三件套,看來老皇帝的‘純元情結’依舊很嚴重啊。
“這以后稱呼幾人時,還能分得清嗎?”
再有就是夏冬春的封號也非常有趣,不知道這是不是皇上的惡趣味發作,給人家賜了一個‘秋’字當封號,這下春夏秋冬是真的聚齊了。
當然,其中也有倒霉的,佟佳貴人與烏雅貴人,被皇上分別賜了‘謹’,‘慎’二字為封號,這簡直是明晃晃的打臉和不喜了。
而且皇上讓烏雅貴人謹慎小心什么,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大胖橘:慎貴人,日后你定要謹言慎行,不要重蹈了你姑母的覆轍,令皇室蒙羞!更不能讓朕的帽子換了顏色!
(更新后的位分及住處發在評論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