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帶組的主任,很多方面都必須考慮得詳盡。
林前龍主任離開后,陸成也沒有閑著,先去查了一圈房,給3床辦理了出院,并把其他幾個病人的術后醫囑進行微修,該換藥的換藥處理完。
陸成才撥打了自己叔叔陸南勇的電話。
“叔叔,是這樣的,你認不認識120轉診的人呀?”
“嗯,我想找點肌腱縫合的病例,陳松教授愿意帶著我做……”陸成笑著解釋。
……
時間如水,一晃又是五天時間而過。
這五天來,陸成過得算是比較充實的。在陳松教授的指導下,一共常規開展了力所能及的肌腱縫合術足足五臺。
肌腱損傷的病人序貫出院的情況下,一度將病房里外科組的術后病人量沖到了8個,再破了病區里的新高。
當然,其他時間,陸成也沒有閑著,值班的時候就規規矩矩值班,琢磨患者的醫囑,特別詳細地與患者進行“聊天”、“溝通”,發現有端倪之后,便請其他專科的會診,盡量通過自己的查體技術將病人‘不起眼’的隱疾都通過不要錢的方式查探出來。
要知道,陸成的‘查體術’是自帶‘專精’的。
以前的陸成,沒手術,沒病人,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分管的病人當作例題進行拆解,所以在時間的積累下,它自然而然地就到了‘專精’等級。
第19章小墨跡帶來的驚喜……
值班的時候,在用藥方面,也是力求詳盡,挖根刨底,通過AI整理和搜集當前常用術后藥物如抗生素、止痛藥、抗凝藥物的基本原理,將其整理成表格。
而后發給陳松教授,認真地請教這些藥物的區別,再問哪些藥物的副作用會相對小一點,要不要予以修正,修正之后是不是可以減少患者的并發癥?
比如說,之前的老伯,本來消化內科的醫生會診后是建議用經典的‘奧美拉唑’護胃,但經過查詢相應的資料后,陸成發現泮托拉唑的應用面更廣泛,更適用于老年患者,所以就予以了修正,獲得了0。2的技能點……
陳松看到陸成這樣式,都有些不耐煩了,親昵地稱呼陸成為‘小墨跡’!
‘小墨跡’可不只有陳松教授叫,科室里的大哥們,護士,病人都會偶爾喊陸成小墨跡醫生。
陸成當然不會在意這個‘外號’。
細致查體、細致的聊天問病史、細致地用藥,既可以讓患者的‘隱匿’疾病被發現,又可以獲得更好的預后,還能獲得技能點。
被稱呼為‘墨跡’就‘墨跡’,陸成一直這么墨跡著……
不值班的時候,陸成要么是在認真閱讀,認真地整理各種縫合技法的階梯狀練習流程,要么就是在買材料進行練習。
雖然速度慢,可也不是毫無長進。
也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的積累一起奏效了,手外科的基礎理論從原來的【熟練710】提升到了【熟練810】,陸成自己沒有加點的打結術也自然的提升了一點熟練度到了【熟練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