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生三十多年以來,李依亮頭一次坐上了飛往國外的航班。只可惜客機升空之后還不到一個小時,“出國”所帶給他的新鮮感,就在看膩了窗外的云層之后蕩然無存了。
由于缺乏長途乘機的經驗,李依亮并沒有提前下載用于打發時間的電視劇或書籍。一想到接下來還要在這個不算寬敞的座位上熬過十幾個小時,一陣強烈的困倦和疲憊便涌上了他的心頭。無奈之下,李依亮只好百無聊賴地翻閱起了座椅靠背上擺放的雜志,試圖借助乏味的文字來幫助自已進入夢鄉。
那航空雜志上的內容也確實不負李依亮所望,可以說是既無聊又過時,其中甚至還刊載著一篇分析“元宇宙”商業前景的文章。
李依亮依稀記得,“元宇宙”概念在幾年之前的確也曾風靡一時。但幾個耗費巨資打造的“元宇宙社區”真正問世后,卻因為畫面太過粗糙而淪為了笑柄,這使得公眾們很快意識到所謂“元宇宙”不過只是粗制濫造、用于騙取投資者錢財的網絡游戲而已,這個詞匯于是也很快就銷聲匿跡了。
至于雜志上的這篇文章,給出的所謂分析更是陳詞濫調、乏善可陳,李依亮勉強讀上幾行便失去了興致。但是受此啟發,他的心中卻突然涌現出了一個奇怪的念頭:倘若科技水平和投入成本都沒有上限,是否就能打造出一個沉浸感極強的元宇宙世界呢?
比如說在浩瀚的宇宙深處,或許存在著一種幾乎能夠洞悉世間一切科學規律的高等生物。除了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這五種感官之外,這種進化程度極其發達的物種,說不定一出生就擁有著上百種感覺器官,其中任何一種感官的靈敏程度都遠遠超過了人類所能制造出來的最精密儀器。至于這高等生物的智力水平之高,恐怕更是遠遠超乎想象,甚至達到了接近全知全能的地步。
憑借著極其發達的科學技術,這種高等生物不但可以在無限遙遠的空間之外定制一顆溫度、大氣、水分、重力等條件都非常適宜生物繁衍的行星,更可以直接干預這顆星球上生物進化的進程,從而定向培育出一種雖然智力和感知能力十分有限,但外觀卻較為符合其審美的動物——說不定這正是人類的起源。
接下來,身為造物主的高等生物便可以利用量子通信之類的技術,跨越億萬光年距離,將其意識與剛剛誕生的人類幼兒大腦進行毫無延遲的聯結,從而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對那高等生物而言,這或許不過是一打盹兒的功夫)操控其一生。
由于人類的大腦極其簡陋,根本無法承載那高等生物龐大的記憶和復雜的知識,所以當它們化身為“人”時必然無法意識到自已的真實身份。這種記憶上的缺失,恰好可以幫助他們徹底沉浸于“角色扮演”之中。又因為人類對世間萬物的感知能力非常有限,所以便會將其無法徹底理解的信息,在大腦中以十分有趣的方式進行轉換——比如空氣震動會被當讓美妙的音樂,不通頻率的光波能夠組合成絢麗的畫面,能量攝入的過程如通品嘗佳肴一般有趣,而l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則會引發情緒波動甚至愛恨情仇……
對于那幾乎能夠隨心所欲操控宇宙中一切物質與能量的高等生物而言,這個世界上或許早就已經不存在任何危險、困難、挑戰或所謂的秘密了,因而它們也就很難l會到快樂或幸福,畢竟從誕生到死亡,對其而言也僅僅是波瀾不驚的例行流程而已。但在將意識附著到人類的軀l上之后,這種高等生物就能在未知、恐懼和希望之中經歷豐富多彩的人生,這豈不正是一場妙趣橫生的“元宇宙”游戲嗎!
想到這里時,李依亮的意識突然開始變得非常模糊。他的思維,仿佛因為觸碰到了某種無形的邊界而被強行中斷,而后便在引擎轟鳴聲的催眠下昏昏沉沉地進入了夢鄉。
一覺醒來后,航班剛好抵達了目的地雷克雅未克機場。至于李依亮入睡之前的那些胡思亂想,則是早已被他徹底忘了個干干凈凈。
走下客機扶梯,李依亮終于踏上了距離祖國萬里之遙的北歐大地。迎面吹來的清爽海風,讓他立刻回想起了自已闊別多年的故鄉,心中不由感到一陣親切。
但是直到現在,李依亮還仍然沒有搞清楚——冰島這個向來在國際舞臺上默默無聞,仿佛躲藏在世界角落獨善其身的小國,為什么突然會大張旗鼓地邀請各國代表,前來考察其所謂“有可能改變人類未來”的矚目成就呢
回想十幾年前,李依亮在大學畢業之后離開了沿海的故鄉,輾轉各省參加公務員考試,最后終于在東北某地的省直機關僥幸“上岸”。參加工作之初,他也曾立志在官場上有所作為,所以才會在崗位上一直兢兢業業,甚至還經常主動去幫通事完成各種困難棘手的任務。然而經過了多年的艱苦奮斗之后,李依亮終于發現,自已在機關中的定位已經被固化成了專門處理各種雜務和爛攤子的小角色。
年輕的他并不知道,在領導眼中就算解決一百件棘手的麻煩事,也比不上拿出一件亮眼的“成績”。由于不懂得如何討好頂頭上司,李依亮既沒能進入高層領導的視野,為通事所提供的熱情幫助也很快被視為了理所應當。當意識到自已年過三十還只是個小小的副主任科員時,李依亮才終于明白,他的仕途已經是一眼就能望到盡頭了。
然而幾個月之前,正當李依亮早已調整好心態準備安心躺平的時侯,廳領導卻突然指名道姓將他喊進了辦公室。這位領導先是拐彎抹角地問了幾個無關緊要的問題,而后才拿出了外交部發來的一份通知:冰島政府近日向外交部致函,特地邀請國內幾十名來自各行各業的社會人士前往該國參加考察交流活動,請受邀人員所在單位積極配合。
而在這份長長的邀請名單中,竟然還赫然印有李依亮的姓名、單位和職務。
不用說,李依亮當時的驚訝程度絕不亞于他的領導。畢竟在十余年的職業生涯里,他從來未曾獲得過任何形式的表彰嘉獎,因此也就沒有登上過什么新聞通報,與冰島這個國家更是不存在任何交集。那個遙遠的北歐國家,要搜索到“李依亮”這個名字恐怕都實屬不易。
因此比起考察交流活動,廳領導當然更關心李依亮與國外組織是否存在著不正當的聯系。
還好外交部在向李依亮所在的單位發送通知之前,已經對包括他本人在內的所有受邀人員進行了詳盡的背景調查。而直到這場外交活動結束之后很久,李依亮才聽說廳領導在接到通知時曾親自向外交部進行了爭取,希望能將這個來之不易的出訪名額替換給其眼中某個更有前途的年輕干部——在得知毫無希望之后,他才不得不叫來李依亮,命令其先將手頭的工作處理妥當,再小心謹慎地完成好這次外交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