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定南拿著賬本,一五一十地給孫山講述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等賬本。著
急地說:“老爺,上次集資的3000兩,用了不少,再不賣鳥糞,恐怕庫房就沒錢了。”
3000兩一聽很多,實際用起來嘩啦啦地流走。
這里用一點,那里用一點,加加埋埋,錢就這么沒了。
特別是修路,工錢便宜是便宜,但耐不住工人多,不計成本地修路,錢一下子就去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作坊不賒賬,干完就給錢,金庫更所剩無幾。
工人干活干得那一個開心,臨走前問過完年招不招工?要是招,第一個報名。工
人當然想來干活了,這么爽快地給錢,這年代少有。
而且還是官府給錢,更是少有中的少有。
孫定南和王老爺看著金庫的錢一天比一天少,不由地心急如火。
鳥糞作坊只付出,沒收入,怎不著急呢?
這大半年過去了,一分錢都沒有存入金庫。
孫山也見到孫定南的著急,安慰地說:“南哥,莫心急。我們把前期的活計做好,后面就等著收錢。這事不能急。”
頓了頓,補充道:“何況這錢又不是我們的,是沅陸縣老爺們的,他們不心急,我們干嘛心急。虧錢也是他們虧,又不是我們虧。”
這么一說,孫定南不由笑起來:“老爺,你說得對。幸好這次的錢是不少人湊出來。就算虧,分攤下去,每個人也不會虧多少。要是真虧,也就王老爺最虧。”
孫山連連點頭:“王家家大業大,虧這一點,不會心疼的。”說
是這么說,要是真虧了,王老爺肯定上門來訴苦,指定在背后詛咒孫山。
孫山又問:“這次跟著王老爺身邊,是不是學到不少東西?”
說到這個,孫定南就開心了。
認真地說:“老爺,要不是跟著王老爺干活,好些事我根本沒接觸過。哎,做買賣不容易。王老爺的確有本事,能在沅陸各行各業都有他們王家的身影。除了靠辰州府,自個也是有能耐的。”
孫定南一五一十地給孫山講述跟在王老爺身邊的所見所聞。
比如到哪里買磚頭,到哪里買木頭,如何招工,如何計算成本,把價錢壓到最低。
好些事不親自經歷根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