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叫孫山是一縣之長,整個沅陸縣在他的管轄范圍,不是他的是誰的呢。
百姓根本沒弄懂孫山的避諱,也不在乎孫山的避諱。
老人家接著說:“知縣老爺,為什么你家的稻谷長得那么好???能不能告訴我們啊。你家的谷子我偷偷地嘗了一粒,里面全是肉,不是空的,更不是只有谷殼。知縣老爺,你家的稻谷一串一串,谷子都把稻桿子壓彎了,這是大豐收啊?!?/p>
人老了,做事就沒那么左顧右盼。
加上有一個詞“倚老賣老”,能活到一把年紀了,也是一種本事,也經歷不少風風雨雨。
面對在位者,也不會太畏懼。
而在位者對于老人,小孩,婦女總要看著辦,要為難一個老人家,說出去都被吐口沫子。
旁邊的王縣丞悄摸摸地觀察孫山,恨不得對老人家說一句:問得好!就要這么簡明扼要地問清楚。
王縣丞知道是鳥糞的作用,但想孫山親口說一說。
孫山也直言不諱,實話實說:“老人家,這一片天,之所以長得那么好,完全因為肥料用得足。這就像一個人,長年累吃飽飯,自然長得壯實?!?/p>
這話有道理是有道理,只不過百姓一聽,情不自禁地盯著孫山,覺得孫大人的話說得好沒道理。
孫大人整日吃香喝辣,也不見長得壯實。
說話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百姓暗暗在心里誹腹孫山,實際還是相信孫山的話。
人與人是不一樣,種子和種子倒是精挑細選,不好也不做種子。
何況肥料的給力,農民哪里不知道。
另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頭子也走上一步,急著問:“知縣老爺,你家的地,就是用了這些肥料壅田的?”
百姓堅持官田就是孫山家的田,這是他們最普遍的認知,反正官田肯定不屬于百姓。
孫山也懶得糾正,指著一麻袋一麻袋的鳥糞說道:“沒錯,這片田就是用了這樣的肥料,所以才長得那么好?!?/p>
給桂哥兒使了一個眼色。
桂哥兒秒懂,立即上前,打開一個麻袋,把里面的鳥糞露出來,好讓百姓能看清楚。
這么一打開,遠遠站著的百姓不由地往前一步,見沒人阻擋,更是繼續往前走,試圖把鳥糞看得清清楚楚。
其實有不少村民見過,但見大伙都來見,他們也忍不住上前窺視。
孫山笑著說:“這片田,長得好,全靠這種肥料。而這個肥料是鳥糞做的,非常好肥田,無論是水稻,青菜,瓜果,甚至花草,適當地使用上這種鳥糞,就會長得比別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