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童阿平著急地提醒:“少爺,孫相公,你們的錢袋可要看好。人太多了,容易被小賊摸去。”
黎信筠寒冬臘月還握著一把紙扇。
一用來裝逼,二用來敲打書童阿平的腦袋。
自信滿滿地說:“你家少爺我還用你提醒?我的錢袋早就藏得好好了。”
挑了挑眉,看了看孫山說:“阿山,你的呢?要藏好,被人摸去了,莫要哭鼻子。”
孫山認(rèn)真地打量黎信筠,一米七三左右,身材均勻,皮膚白皙,臉上帶點(diǎn)青春痘,一雙大眼炯炯有神。
不過鼻子扁平扁平,一眼看去普普通通。
若不是一身料子不錯(cuò)的儒服穿在身上,誰也不會(huì)注意到他。
再看書童阿平,鼻子扁扁的,跟他差不多。
果真印證那句話:有什么樣的少爺就有什么樣的書童。
孫山摸了摸棉褲,他的褲袋前面有,內(nèi)里也有。
里面的是黃氏特意縫制的,好讓他把銀子藏在褲頭里面,不讓人摸去。
孫山點(diǎn)了點(diǎn)頭說:“阿筠,我的錢早就藏好了,我只留幾個(gè)銅板在錢袋,摸去也不心疼。”
三人確定藏好錢后,愉快地走入漳州寺,愉快地逛攤販。
里面的美食真多,孫山,黎信筠,書童阿平見一樣小吃愛一樣。
從頭到尾,吃了一個(gè)遍,肚子鼓鼓的,不扶著腰都走不動(dòng)。
孫山又買了許多小飾品,小玩具。
這些給小光仔,小光女,小哭包,還有二叔家的留守兒童的。
特意到稍微有名氣的銀鋪買了三個(gè)銀鐲子,分別給黃氏,蘇氏,寒露。
還給孫伯民買個(gè)瓷器枕頭,是時(shí)下最流行的款式。
黎信筠誠心推薦,說他的父親就枕這種枕頭,好用。
孫山覺得瓷枕很硬,不舒服,還沒有草枕好。
不過時(shí)下流行的就是瓷磚,誰擁有就備有面子,為了孫伯民的面子,孫山重金買瓷枕。
纏枝龍紋瓷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