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聊聊笑笑,又聊到何書謹。
黃氏關切地問:“謹哥兒學得怎樣,有沒有把握?”其實黃氏也不懂,但關心外孫,關心女兒,想問就問。
孫大姑抿了抿嘴,看了一眼何姑爺,低聲說:“夫子說謹哥兒有9成把握過童試,可這考試,說不準,得看運氣?!?/p>
有些人平時學習不錯,夫子也夸,可考了一輩子,連童生也不是,這種情況,找誰說去呢。
而且現例。
族里有個族叔,靠了一輩子,也只靠了個童生。跟他同齡的,有好幾個成為秀才了。族里的老人還感嘆,族叔有慧根,讀書也勤快,就是靠運太差,可惜了。
孫伯民不善言辭,不懂怎么安慰大姐,憨厚地說:“謹哥兒從小就是讀書的好苗子,肯定能過,大姐莫擔憂?!?/p>
說到謹哥兒的第一次上場,何家沒人不牽掛的。
何姑爺撓了撓頭,語氣低沉地說:“哎,能過當然好,不過就下次啰,謹哥兒還年輕?!?/p>
望女成鳳,望子成龍,沒有父母不喜歡子女出息的。
孫山看到大姑和大姑父憂心忡忡,明白父母對子女的厚望,就像高考,誰家不緊張呢。
假裝不懂,天真地說:“大姑,大姑丈,大表哥肯定能考過的,他還會考上狀元呢?!?/p>
孫大姑一愣,隨后笑顏如花,摟了摟孫山,親了親他的小臉,驚喜地問:“山子,你也懂狀元???”
說考過不奇怪,竟然還說能考上狀元,甭管真的還是假的,但聽起來就舒服。
孫山認真地說:“我什么都懂,大表哥一定能考上狀元,到時候我就是狀元的表弟了?!?/p>
為了讓人信服,孫山還拍了拍沒幾兩肉的胸膛。
何姑爺從孫大姑懷里,撈出小娃子,臉上堆滿笑容,和氣地問:“山子,是誰告訴你大表哥一定考上狀元的?”
小娃子說話不能算真,可內心多么希望是真。
古語有云,小孩子的嘴巴最靈,說什么中什么。
孫山肯定不能說為了哄你們夫妻開心,從中撈好處,昧著良心撒謊,說大表哥能高中。
繼續扮小孩,天真地回答:“我就知道大表哥,一定能考上狀元,明年一定能考上秀才?!?/p>
還是先確定小目標成為秀才公,再努力做狀元郎。
大表哥,你一定要收到我的祝福。
孫山的童言稚語,逗趣了黃氏,對著大閨女夫妻說:“小娃子說話最靈了,咱們謹哥兒肯定能考上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