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醒后,孫山又跑到告示墻看成績。
,每一科都抽出前五的貼上去,以供學生閱讀借鑒。
孫山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經義前五的沒有他。
論、詔誥表、策也沒有他的。
詩賦更不用說,他不排最后算得上好結局。
而判,算學他的卷子排在最前列,也就是他考了全校里,肯定讓算學全對的勝出啊。
或許有時候能不能上榜,全賴算學有沒有做對呢。”
同一齋舍的姜謙附和道:“這位同窗,我勸你還是要好好學算學,你沒發現嗎?
朝廷現在越來越重視了,如果不重視,就不考了。能在鄉試安排算學,說明以后成為舉人,肯定是一個會算學的。不會的,真沒有機會考上舉人呢?!?/p>
黎信筠急忙點頭附和:“是的,朝廷現在越來越重視算學了,在生活里,經常用得上算學。哎,不學都不行,算學不好的,以后更難考上舉人了?!?/p>
隨后哭喪著臉說:“我的算學非常不好,怎么辦?阿山,你要教教我。”
黎信筠這么一說,酸言酸語的那位學子也害怕了,因為他的算學也不怎樣啊,要是優秀,早就入選了。
其中一個學子非?;炭值卣f:“怎么辦?我的算學也非常差,這次年考,我可有好些題不會做呢。”
一個人說算學很重要還好,兩個人說,大家也什么感覺,等第三個人說的時候,在場的學子慌張了。
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靈魂深處不禁地問: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
孫山也想不到一個“小小的算學”會讓大家那么著急,畢竟他們學的數學真的好簡單。
用心一些,就能解答出來。
孫山趕緊安慰地說:“大家莫急,考鄉試的算學真的不難,我們用心學一學,肯定會過的。”
不說這話還好,話一出,立即遭受到學子們的冷冷目光。
這次連好基友黎信筠也不想理孫山,氣嘟嘟地跟一堆算學差生在一起,不再為孫山說好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