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山一直練的是楷書,也不打算練其他字體。北宋陳堯咨的箭法好,賣油翁油能穿銅錢,唯熟能生巧也。
孫山依舊拿著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字帖臨摹,想著臨摹個上幾萬遍,總會練得好。
就像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就算自個天賦再差,持之以恒干一件事,也會達到合格水平以上。
孫山正在練字,忽然背后傳來一聲:“同窗,你好。”
握毛筆的手頓了頓,糊了一片。
后面又傳來:“同窗,不好意思,嚇到你了嗎?”
孫山站起來,轉過身,看到一個十三四歲,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長衫,面容略黑,身材消瘦的少年。
孫山放下筆,拱了拱手說:“你好,我叫孫山,今天剛搬進來的。”
對面的少年拱了拱手,面帶笑容地說:“我叫洪翦,來洪氏學堂已經3年了,在乙班。以后我們兩個就是齋友了。”
孫山聽到姓洪的,頓時感覺是洪秀才的親戚。
果然洪翦又說:“我家在石山鎮洪家村,今年13歲,同窗,我看你年紀很小。”
石山鎮洪家村,正是洪秀才的老家,看來是洪秀才的旁親,如果是至親,肯定住在洪秀才家而不是齋舍。
孫山笑著說:“洪兄,我今年9歲,來自明陽鎮的孫家村。在丙班,剛轉學過來的。”
孫山實歲是8歲,但這里說年齡一般說虛歲,會說大一歲。
洪翦了然地點了點頭:“孫兄弟,有什么問題可以問我的,你剛來,沒我熟悉環境。”
孫山嗯了一聲:“謝謝洪兄,你可以叫我阿山,以后大家是齋友了。”
之后孫山跟洪翦聊了許多,關于齋舍規矩,關于學堂規矩,生活上的問題,能聊的全聊,不能聊的打算以后熟了再深入聊。
洪翦看了看天色,大概下午6點,對著孫山說:“阿山,該時候去灶房拿飯了。”
孫山搖了搖頭說:“我沒買今天的飯,明天才開始。”
洪翦低聲說:“我叫張嬸子給你煮一份,她很好人的。”
隨后又解釋張嬸子是廚娘,掌管洪氏學堂的伙房,也是洪叔的媳婦。
孫山感謝地說:“翦哥,不用,我吃糕點,我阿爹阿娘給我買了很多,等會我們一起吃。”
洪翦看到孫山的確有兩包糕點,一包蘿卜干,一包發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