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完飯后,桂哥兒一伙人繼續挖坑。
可能因為長年累月的積累,下面的偏硬,并沒有新鮮鳥屎那么好挖。
不過只要努力挖,終究能把坑挖到底部。
挖著挖著,桂哥兒驚呼一聲:“山哥,見底了,你快來看。”
孫山顧不著地面層鳥屎的柔軟,極速地跑上去,看到桂哥兒一伙人挖的大坑,還真見底了。
孫山拿著一根麻繩,上面綁了個石頭,垂直地放到底部。
確定深度后,又把麻繩抽上來,再用尺子量度。
沒辦法,大鳥村并沒有長尺子,只有短小的尺子,孫山只能通過放麻繩到坑了,再抽出來,用尺子一點一點地量度。
孫山算了一下,大概有6米的深度。
這,這個深度好深啊。
孫山又目測大坑的長寬,原諒他沒有經驗,目測不到這里究竟有多大,只能安排人具體測量。
這次挖的坑距離邊緣有幾米遠,所以這個深度只能參考,具體的平均深度沒辦法算出來。
可惜沒有探測工具,要不然早就一清二楚,不用挖得那么辛苦了。
在鳥糞坑里挖小糞坑的桂哥兒一伙人見任務完成,不由地松了一口氣。
想不到有一天竟然在深山老林挖鳥糞。
要挖也挖自家的茅坑了。
桂哥兒問到:“山哥,我們下一步要做什么?”
山哥只叫他們刨個坑,刨到底部就算完成任務。那么下一步要做什么呢?
辛辛苦苦挖了那么多鳥糞回來,莫非要領回去?
桂哥兒剛這么一想,孫山便說:“你們拿麻袋裝一些鳥糞回去。不同深度的鳥糞都要裝回去。”
現在確定這是個大鳥糞坑后,下一步就要研究如何能成為地里的肥料了。
用來做化工用品,恕這里條件不行,沒辦法分離出不同的成分,制成不同的產品原料。
孫山只能將這些鳥糞化成“原始化肥”,好讓百姓田里多收幾多米。
桂哥兒向來聽從孫山的吩咐,二話不說就跟著漢子們忙碌起來,裝不同深度的鳥糞。
孫定南還做了標記好清楚不同的深度的鳥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