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山按照計劃,風雨不動安如山地進行齋戒。
所謂的齋戒,要求清心寡欲。如何清心寡欲,就是少吃少喝禁止女色。
為什么選擇在城隍廟齋戒。
相傳先帝少時窮困潦倒,恰逢遇到一場暴雨,找了間城隍廟避雨過夜。
晚上睡著睡著,好似有人在耳邊說話,告訴他將會貴不可言,人中之龍。
再后來先帝還真做了皇帝,回憶起那一晚在城隍廟過夜的夢境,便覺得自個是有城隍神庇。
慢慢地,就在全國各地建城隍廟,慢慢地就要求地方官上任必須到城隍廟過夜,以向城隍爺表達自己做官的誠意。
先帝在位時,有一次京城遭遇了一場大旱,先帝派出欽差前往鐘山祭告上天。
然而這位大臣不是直接去鐘山,而是先去了城隍廟。
原來按照規矩,有事要先稟告城隍神,由城隍神轉告鐘山神,再由鐘山神上達天庭。
城隍神就相當于地方官員,鐘山神則是布政使,而天庭就是朝廷。
孫山身為掌管一方的父母官,對應的自然是城隍神。
所以要到城隍廟求得城隍爺的庇護,好讓在任能管好一方百姓。
每個地方的城隍爺不一樣,這要根據當地的習俗文化來決定,各地的城隍神還有自己獨特的來歷。
金陵的城隍神是孫策,廣州的城隍神是劉龑。對當地有重大功勞之人,往往會成為百姓仰慕的對象。
孫山先來城隍廟祭拜,代表著接受當地的習俗文化,尊重當地的生活習慣,融入到當地百姓中。
相當于先來城隍廟拜碼頭,讓百姓看到他這個父母官對百姓的尊重和愛護。
孫山靜坐在老道長給準備好的齋戒房間。
試圖修身養心,只不過剛來實在有點累,靜坐著靜坐著便睡著了。
等中午一到,聽到敲門聲便起來干飯。
孫山不僅安排桂哥兒和孫大力守著房門,還在里面反鎖,保準外面的人不知道他在睡覺,而且還睡得那么香,臉上充滿口水印子。
桂哥兒奉上白粥咸菜,對著孫山說:“山哥,外面還有不少百姓在圍觀,趕都趕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