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山之所以選《周易》教授,是因為他選《周易》為本經。
所謂本經,就是每位考生在報名時要從《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經中確定一經作為自己的專精方向,鄉試時以這部經典中析出的句子為題寫經義文章。
鄉試出《五經》題,除了要求完成出的經義題外,還會要求每個學子選一題本經題寫文章,報考的時候也要標注自己是選什么為專治。
大乾的鄉試與前世了解的鄉試有許多相同,又有許多不同。
比如上輩子了解在鄉試中,每科的前五名必須分別是其中一經的“經魁”。
也就是從專治的《五經》中各選出一名放入鄉試的前五名。
大乾則不這么要求,鄉試前五也好,前十也好,只要你的卷子答得好,無論你的本經是什么都可以。
比如鄉試的前五名都可以本經是《詩經》的學子。
之所以要求學子選一本經來專治,是因為最后一道題寫文章的時候,可以讓你選擇寫擅長的經義題,不用規定的死死的。
如果本經寫的好,相當于加分題。
孫山之所以專治《周易》,完全是喜歡算命。
可深入讀了之后,發現《周易》一書,并非僅僅為占卜之書,乃是借占卜學修身。
每個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處世即不正。
人若生病,事業亦必荒廢。
周易與其說占卜人事,不如說是記錄人體內的各種病癥。
易經的存在,是補充了黃帝內經人體經絡病癥。
人體經絡運行不正,就要有是非災厄。
只可惜他看中的擅長《周易》教授看不中他,只好獨自黯然神傷。
孫山只不過傷心三天,又龍馬精神,想著自己是塊金子,遲早都會發光。
只不過現在光芒比較暗淡,還沒亮出來。
想著有一天自己會把所有人的眼睛亮瞎。
桂哥兒也是這樣認為的,再次安慰孫山:“山哥,莫要傷心。這個夫子沒發現你的好,我們就找另一個夫子。書院那么多夫子,總有一個看到你的好。山哥,我相信你的好,一定會被夫子發現的。”
孫山再次白了一眼桂哥兒,也不知道他從哪里學來的,總說些似有非有的廢話文學話,車轱轆的話說來說去。
不用桂哥兒說,孫山都知道自己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