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兩天兩夜的行程,孫山和孫伯民再次踏入何家村的土地。
孫山自從到縣城讀書,就再也沒來過何家村了。
如今再看,比記憶中的更繁華更熱鬧了,筆直的街道人來人往,人聲鼎沸,一幅清明上河圖的喧鬧景象。
孫伯民和孫山帶著大包小包,再次來到孫大姑的二進院子。
二表哥何書瑜笑呵呵地說:“大舅父,山子,你們兩個也累了,先休息一會兒,晚上再到老宅吃飯。”
何家主宅,也就是老宅。
孫伯民倒沒覺得累,不過怕山子累,點了點頭說:“行,我們先休息,晚上再聊。你快回去看店,掌柜不在怎么行?”
孫大姑和何姑丈去進貨了,所以來接待的是何書瑜。
至于三表哥何書晟在東區(qū)的山貨店當(dāng)掌柜,晚上才回家。
四表哥何書翰還繼續(xù)讀書,為科考才做準(zhǔn)備。
孫山睡下后,感覺沒過多久,就被孫伯民喊醒,外面的快天黑了,寒冬臘月,十一月份也冷了。
孫山穿好衣服,走出臥室,看到孫大姑和何姑丈,快速奔跑過去行禮問好。
孫大姑把孫山拉入懷里,溫柔地說:“睡醒了?是不是很累?”
孫山搖了搖頭說:“剛來的時候累,現(xiàn)在不累了。”
何姑丈溫和地說:“等下吃完飯,去大哥家撿些湯料回來,煲些湯水給山子喝。冬日出遠(yuǎn)門,又冷又累,得補一補。”
何書瑜笑嘻嘻地說:“阿爹,山子身板子那么瘦,不能太補,萬一補過頭,流鼻血呢。”
這話一出,立即被孫大姑來一個爆炒栗子,看了一眼何書瑜,沒好氣地說:“你啊,怎么這樣說山子呢。”
三表哥何書晟對著孫山說:“山子,莫要聽我二哥的。我大伯最熟悉湯料的,讓他介紹介紹些你可以喝的。”
隨后拍了拍孫山的小肩膀,歡喜地說:“山子,想不到你那么厲害,小小年紀(jì)就考上秀才了,哎,我好羨慕。”
三表哥和二表哥一樣,都是學(xué)渣,學(xué)習(xí)不怎么樣,三表哥只比二表哥好一丁點兒。
孫大姑和何姑丈看他讀書實在沒天賦,及時止損,開了一間山貨店,讓他從小二做起,慢慢經(jīng)營。
四表哥非常羨慕地說:“山子,吃完飯后,我們一起探討探討學(xué)問,你要教教我,怎么樣才能考上秀才。”
四表哥何書翰今年16歲,進場一次,縣試過了,府試落榜,院試更沒機會參加。
讀書成績自然比大表哥差很多,同樣也比孫山差。
四表哥從小看大表哥怎樣讀書,他也跟在后面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