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山多虧了國公府的賠償,要不然還真的囊中羞澀,沒辦法瀟灑。
孫山想了想說道:“看看沅陸有什么特產,帶些過去。至于糕點糖果水果到辰州府再買。”
孫山是說送禮,但又不是會送太貴重,反正就要那種平平無奇的禮物。
不是不想討好劉知府,而是實力不允許。本來兜里沒幾個錢,必須把窮貫徹到底。
至于劉知府怎么想,那是他的事,不關孫山的事。
看完禮單后,張師爺走了進來說道:“老爺,你看一看這份文件,這樣寫行不行?”
孫山沒有秘書,只好讓張師爺頂上來。
幸好在小縣城做官,要忙的事不太多。張師爺還能勉強勝任。
孫山看了看這份總結報告,滿額黑線。
師爺寫得是不是太浮夸了。
里面寫的是孫山如何全心全意地為沅陸百姓做事,雞毛瑣事都拿出來寫,是不是他沒有啥大事可寫?
隨后一想,來了沅陸快一年,的確沒做出什么耀眼的政績。
比如修了什么路,水田增加多少畝,學子多考了幾個秀才,房子多建了幾棟,人口增加了多少
這些事的確都沒發(fā)生過。
張師爺只好寫上一些雞毛大小的事濫竽充數,證明孫山這一年是有干活的。
孫山回憶起在沅陸的一年,一開始剿匪迅速走紅,之后再沒有高光時刻了。
可以說得上平平無奇,一點政績也沒有。
至于鳥糞作坊的事保密,又不能拿出來炫。
孫山悲催地發(fā)現(xiàn)自己成為百姓中的“庸官”。
碌碌無為,根本沒為百姓做過一件實在的事。
當初的豪情壯志呢?
一年過去了,沅陸來時怎么樣,現(xiàn)在就怎么樣。
孫山正是百姓眼中的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