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以“秋收”為題,秀才公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如果不是以“農”為題,那才是意外。
如今的沅陸,下到三歲,上到八十,誰不知道孫大人的“水稻試驗田基地”,誰不知道孫大人正在推廣“鳥糞”。
呵呵,幸好孫大人不以“鳥糞”為題,他們肯定做不出來。
等教諭叫秀才公胸有成竹的模樣,不由地笑了笑說道:“王秀才,這次名次你排最前,先給大家來一首。”
王嘉行一點也不推辭,自信滿滿地站起來,拱了拱手說:“大人,教諭,那么就由我拋磚引玉,給各位大人和秀才公先來一首。”
鄧教諭看了一眼王嘉行,又看了一眼孫山,果真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這個王秀才,以前雖然也很自信,但哪里有如今的自信。
成績代表一切,成績也讓考生神采奕奕。
自從上榜后,王嘉行變得越來越精神了。
言語中充滿上位者的成功。一副年輕有為的模樣。
對比以前,鄧教諭還是頗為欣賞。
朝氣蓬勃,意氣風發,年輕人就該這樣。
王縣丞看著自家大侄兒,欣慰地點了點頭。
又偷偷地看了一眼平淡如水的孫山,不由地暗嘆一口氣。
這個孫大人,的確有幾分本事。
政績目前還看不出,教學倒是一把手。
自家大侄兒也只不過被他教導幾個月,成績就如此突飛猛進,要是來個幾年,說不定還真成為進士。
家里的阿爹和二弟還想著要不要重金賄賂讓鈞牙子拜孫山為師呢?
孫山不是說鈞牙子腦瓜子聰明,一點也不笨,只是為人懶惰,不勤快,所以才讀書不成。
要是成為孫山的子弟,說不定鈞牙子會成為第二個行牙子。
王縣丞一聽,立即搖頭。
不是孫山教學不行,而是孫山志不在于教學,他更喜歡在地里忙。
一來沅陸,一個重視教育,一個重視農田。一開始以為孫山把心思放在教化上,后來才知道放在“農學”上。
王家的請求,不說100也會9999會拒絕。
王縣丞讓阿爹和二弟死心,還是自家督促鈞牙子好好讀書吧,想拜入孫山的門下,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