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和員工是相互奔赴,合適就合適,不合適就不合適,大家見一見,也不吃虧。
等孫山看到張丁強時,第一眼就是長得普普通通,一點也不出彩,第二眼還是普普通通,路人甲的形象。
張丁強不高,略瘦,留著短須,或許因為大病初愈,臉色有點蒼白。
走路的時候的確有點瘸,比預想中的沒那么瘸。
看樣子平時走路沒問題,如果跑起來,肯定不行。
張丁強見到孫山后連忙行禮:“孫老爺萬安。”
孫山點了點頭:“張掌柜,你好。”
兩人便坐下來聊天。
孫山第一次做老板,也不知道怎么招聘員工。
于是跟張丁強聊起家常,比如問高堂身體如何,兒子孫子讀書怎樣,問著問著就問:“張掌柜,這次我任職的地方在湖廣一個叫沅陸縣的地方,不知道張掌柜聽說過沒有?”
還真別說,張掌柜就聽過沅陸縣這個地方。
來面試前,張掌柜已經做了功課,得知孫山的任職地方,于是查看資料,回憶過往,終于在塵封的記憶里,的確跟一個來自辰州府地方的商人做過買賣。
張掌柜拱了拱手說:“孫老爺,沅陸縣這個地方我沒去過,不過跟一個辰州府的貨商做過買賣。他們那里有一種來自武陵山沅水江畔的沅陸碣灘山區的茶,名叫碣灘茶。
其形、色、香、味均獨特無二。
最為奇妙的是,近者因“醉”而不聞其香,遠者因“渴”倒倍覺芬芳。一人品茶滿屋香氣,正是碣灘茶與眾不同之處。
當時貨商把這道茶販賣過來,我也品了一品,的確不錯。聽聞沅陸境內山巒重疊,溪河縱橫,地形復雜,好山好水出好茶,所以才產出碣灘茶。”
孫山一愣,想不到張掌柜還真聽說過沅陸縣,并且還品嘗過沅陸縣的土特產。
這么偏僻的貨商都遇到,看來張掌柜在牙行這段從業經歷,還真經歷不少形形色色的人。
張掌柜繼續說:“那個貨商還告訴我,沅陸縣最好吃的是小籠包和豬腳飯。呵呵,還說如果我有機會,一定要嘗一嘗這兩樣東西。”
這話表面上看是嘗小籠包和豬腳粉,實際在“如果我有機會”這句話。
這么巧,眼前就遇到一個即將到沅陸縣任職的孫山,這么巧要招牌師爺,這么巧張掌柜就出現了。
如果張掌柜被錄取,肯定會說一句:太巧了,一切太巧了,去到沅陸縣第一件事就是要吃小籠包和豬腳飯,嘗一嘗是不是貨商說的那么好吃。
張掌柜對于沅陸縣的了解也只有貨商那里一提,其他的也沒什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