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表哥從小看大表哥怎樣讀書,他也跟在后面學。
但人的大腦結構是不一樣的。別人能成功,你未必能成功。
何書翰想集思廣益,多問問別人是怎樣學習的。
當然對象肯定是秀才以上級別的。
孫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點了點頭說:“好,四表哥,我們吃完飯后一起討論。”
孫大姑和何姑丈聽到后,歡喜極了。
孫大姑拍了拍孫山的小手,對著何書翰說:“翰哥兒,山子雖然小,但已經是秀才公了,學問自然好。趁現在有空,就多多向山子請教,不要不好意思,你們是老表,可要相互幫忙,知道了嗎?”
翰哥兒點了點頭說:“阿娘,我知道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何況山子比他優秀,何書翰不會因為是孫山是表弟而覺得難為情。
何書瑜眼珠子溜溜轉,偷偷摸摸低聲說:“像孫家的讀書厲害,像何家的讀書就不行。我看四弟問也是白問,腦子像何家人怎么讀也讀不過來呢。”
話說得小聲,孫山和何書翰聽不到,但被旁邊的何姑丈聽到了。
何姑丈勃然大怒,一巴掌狠狠地拍在何書瑜的腦袋,冷著臉說:“你說的是什么話,有你這樣說自家人的嗎?”
何姑丈心里也認為二兒說得有道理,但這些話只能心里想,哪里能說得出去的。
被人聽到,被人笑話呢。
何姑丈認為孩子能讀下去,可以搏一搏。
等搏多幾次了,實在不行了,止損便是了。
這點時間和金錢他們夫妻倆還能承受得了的。
四兒翰哥兒喜歡讀書就繼續讀唄,才16歲,家里不需要他賺錢養家。
孫伯民看到何姑丈拍了一巴掌在何書瑜的腦袋,心疼地說:“姐夫,瑜哥兒還小,有什么事慢慢說,莫要動手呢。”
這話惹得大家哈哈笑。
瑜哥兒哪里小,都做阿爹了。
孫大姑笑著說:“別理他了,我們回老宅吃飯。老太太可想見山子了,說好久未見過山子了。”
今日孫山依舊穿儒服。
這些日子,蘇氏特意買了好些布料,拜托村里的唯一繡娘幫忙做好幾套冬天的衣服,好讓孫山落府城的時候有衣服可穿。
孫大姑仔細打量孫山,對著孫伯民說:“明天我去買些料子回來,幫山子做幾套衣服。哎,我們的山子穿上秀才服真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