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面還有哦,請,后面更精彩!
這話鄭童生愛聽,隨后搖了搖頭說:“這次你把省府的資料分享給他,我感激不盡。至于考不考得上,以后再說。不過他總歸比我好,已經是童生了,也沒白費讀了那么多年的書。
而且他還有你這個秀才朋友,總能得到更多的經驗。”
鄭童生這話說得沒錯,鄭弘文的朋友圈的確比鄭童生強不少,起碼他的同窗好友孫山能提供一定的幫助,比自己一個人慢慢摸索強太多了。
鄭童生繼續說:“來,跟我來,讓我的學生看看秀才公是怎樣的,好讓他們有一顆上進的心。你也是從鄭氏學堂出來的,他們也算你的小師弟。”
孫山從善如流,鄭童生吩咐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雖然他不擅長給學生灌心靈雞湯,但車轱轆的話還是能說幾句的。
把自己如何學習,如何考上秀才的過程說一遍。
作為一個勵志小少年,鼓勵更多的學子上進,孫山非常樂意。
鄭童生把所有學生集聚在一間課室。
孫山發現資歷最老的是德哥兒和楊清北了。
清北說了會繼續讀一年,然后就離開學校回家。
至于德哥兒已經決定讀完今年,明年不再上學了。
剩下的學生只有一兩個臉熟,其他都是新招來的。
孫山發現鄭氏學堂的規模依舊跟他讀的時候差不多,十三四個學生。
雖然人數不變,但孫山覺得是更多人進學了。
畢竟以前的鄭氏學堂,孫家村人占一大半,現在只不過兩三個孫家村人。
鄭氏學堂的生源開始往多元化發展了。
學生好奇地看著孫山,特別孫山一身生員巾服,顯得非常特別。
孫山見大家那么好奇,就從服裝開始,一一替學生科普“秀才”知識。
演講圍繞科舉考試,途中穿插著孫山的學識方法。
一直講一直講,得虧鄭伯捧上茶水。
直到中午,該吃飯了,孫山才停止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演講。
最后對著學生說:“無論你們將來是要走科舉之路,還是識字做賬房,都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到的知識是自己的,甭管有用沒用,等需要的時候就變得無比有用。大家好好學,把教的束修學回來。”
最后一句話惹得學生哄堂大笑。
孫山也跟著笑。
一場演講落幕了。
喜歡我,孫山,科舉請大家收藏:()我,孫山,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