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張燕有些不同意,畢竟誰都不放心將家小交給對方。
最后在郭圖、逢紀、審配三人保證,審配更是親自坐鎮后方,張燕等人這才同意。
三人看著地圖上標注的各個地方,先后六處聚集地,每處都有四五千兵馬把守。
更讓段攸震撼的是,這幾處地方,每處都有將近十萬百姓躲藏。
他們分兵駐扎在,沾縣、鐐陽、陽邑、榆次、涅縣、銅鞮附近。
有了詳細的地圖,又有帶路黨領路,段攸的大軍先趕往陽邑處黑山軍。
此地青牛角駐守,這家伙也是膽大,直接在井徑路上駐扎。
怪不得徐榮的運糧隊一直不到,很有可能被這幫家伙阻攔。
又是張郃為先鋒,小心戒備前方,等距離山寨還有十余里。
張郃命部隊開始安營扎寨,同時派出手下開始探查情報。
等段攸大軍趕到時,張郃這邊斥候也回信了,對方直接占據陽邑縣,并沒有在深山里躲藏。
段攸從各隊挑出精銳斥候,跟著向導一起前行,將沿途對方的暗哨,全部清理一遍。
自己率領后續兵馬,先飽食一頓,接著繼續前行。
等距離陽邑不遠時,段攸命令士卒小心隱蔽,等待天黑之后發動突襲。
張郃、高順的兵馬雖不如麴義的先登軍翻墻迅速,這兩人也沒事特訓過手下士卒。
尤其他們手中的斥候,做這事情更是輕車熟路。
凌晨時分,段攸的大軍已經悄悄的潛伏在城墻之下。
段攸將手中大軍圍住四門,安排大戟士和陷陣營強攻。
其余兵馬埋伏在另外兩處,隨時對敵軍發起進攻。
等斥候成功打開大門時,守城的軍隊這才發現,他們點著火把匆匆趕來支援。
面對精銳的大戟士和陷陣營攻擊下,迅速被擊潰。
張郃和高順先是守住大門和城墻,也不理會其余各處。
城中的黑山軍聽到城門處的動靜,也開始大亂。
他們試圖從另外兩門撤出,卻被埋伏在門口的兩處兵又殺回了城內,首領青牛角更是被典韋直接生擒。
等天色大亮之后,段攸讓已經歸降的青牛角開始勸說城內的黑山部眾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