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這才知道,為何他們的房間如此暖和。
本來還以為自己這女婿生活奢靡,才知曉這女婿是合理利用資源。
又來到溫暖的羊舍,看著這幫光溜溜的綿羊,還在悠閑的吃著草料。
蔡邕明白,自己這位女婿不僅治民手段可以,而謀略也是不凡。
他本來還疑惑,那幫鮮卑為何明知漢軍有如此多精銳,還要去搶掠。
不是鮮卑人傻,是他們沒有辦法,羊毛的利潤讓他們忘記了危險。
他們怎會想到,今年竟會有如此大雪
哪怕不剪羊毛,這場大雪也讓他們損失慘重。可被利益迷惑雙眼的他們,徹底斷送了部落的希望。
凡是賣給那幫漢家羊毛的部落,他們的羊全部死亡,這是他們的希望直接被澆滅,又怎能不搏命?
眾人回到段府時,朝堂的封賞已經到來,沒有錢財美人,只是將段攸升為金城郡守。
段攸的手下都不敢相信,他們以為就是老頭名聲再大,最多也是左右輿論。
誰能想到,還不到一月,這封賞就下來了。
什么時候,咱這大漢都這么有效率了!
眾人先是敬畏的看向蔡邕,接著紛紛向段攸祝賀。
一旁的蔡邕也是疑惑,他想不到自己會有這么大面子。
自己當年因為黨錮,被宦官打壓,流亡各地,誰能想到只是寫了幾封信,效果這么好。
他不知道段攸有群眾基礎,黑粉無數。
他不知道段公已經通牒董卓和皇甫嵩,二人也是下了死力。
他也不知道,陛下也在此推波助瀾,想提攜段家。
還未滿十八的段攸,成為大漢最年輕的郡守,這讓他的手下徹底服氣。
現如今,估計張遼幾人都會樂瘋,一個洛陽小小的都尉有什么用?
跟著主公,以后飛黃騰達還不是簡簡單單!
段攸再次大擺宴席,讓凝聚一下眾人的士氣,給這個小團體增加一下信心。
宴席過后,眾人都各自離去,只有段攸、田豐、賈詡三人還在喝著茶湯,繼續閑聊。
雖說一切順利,段家終于走出這艱難的一步,可要面對的事還是太多。
段攸知道,再有幾個月就要黃巾起義,自己父親還不知何時能夠康復。
雖說自己和長兄已經成為郡守,可將要面對的比往日更加混亂的亂局。
黃巾起義,自己要不要參與,能否賺取好處?西涼還要亂不亂?
這都讓段攸有些遲疑,就如同他布下的局,好處是不少,自己真要踏入,也可能身陷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