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攸把信件遞給一旁困惑的賈詡,賈詡先是隨意的看著這信件。臉上先是驚喜,接著臉色也變的沉重起來。
過了一會,賈詡這才恭敬的對段攸說道。
“二舅,若是僅僅是二十萬俘虜,也正好解決咱們的燃眉之急。”
“可外甥覺得,既然這事是皇甫嵩向陛下建議的,我覺得此處必有隱情。”
段攸也點了點頭,也不著急。
正好這次押運俘虜的是助軍校尉段圭,到時候問問。
有賈詡在這,應當能推斷出來龍去脈。
段攸隨即讓賈詡布置安置俘虜之事,自己繼續與兩位大儒身邊學習。
幾天后,段圭帶著二十多萬俘虜趕到金城。
段攸看著曾經樸素的族叔,如今衣著華麗。原本有些肥胖的身軀,如今更加的偉岸。
他一見段攸,趕忙笑著招呼。
“哈哈!族侄,看看叔父又給你帶來多少勞力?”
“今年各郡評成績,你金城郡就治下人口這一項,必然是優等啊!”
段攸也趕忙抓住段圭的胖手,輕笑的回話。
“族叔怎能公私不分呢?也不能什么好處都往咱段家搬!”
“我聽說,弘農治下百姓不斷減少,這再抽離二十萬人口,你這不是挖司隸校尉的墻角嗎?”
“人家何校尉可與你私交甚篤,你不怕寒了他的心?”
段攸話里夾棍的諷刺,人家段圭一點不覺得尷尬,還是笑著拍拍段攸的肩膀,隨意的說道。
“二郎不知,何苗那貨一聽將俘虜弄到西涼,更是給我贊助不少錢糧。”
“我這一路前來,哪縣不給我補給,我就在他那多住幾天。”
“這一路走來,各地官府都很配合,老夫很欣慰啊!”
段圭說完之后,好像想起什么,繼續說道。
“二郎,老夫覺得還是送到臨羌妥當。”
“我好久沒回來,你那些肥豬長的可好?”
“那你個小子手藝怎么樣,我得過去再督促他們!”
段攸眼見段圭想去臨羌,他更是求之不得,立馬帶著人馬,跟段圭一道向臨羌趕去。
這一路上,從段圭的訴說中,段攸知道,護送俘虜來洛陽的竟然是牛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