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勞作讓她的雙手變得粗糙,農具在她手上磨出了厚厚的繭子,但她卻毫不在意。
夜晚,當夜幕降臨,呂雉會在那昏暗的燈光下,飛針走線,編織著麻布。
她的手指靈活地穿梭在針線之間,不一會兒,一塊漂亮的麻布就完成了。
盡管工作辛苦,但呂雉的心中卻充滿了對家庭的責任感和對未來的期待。
后來,呂雉生下了一兒一女,生活變得更加忙碌起來。
除了日常的家務和田間勞作,她還要照顧年幼的孩子。
為了貼補家用,呂雉還養了一些雞鴨。
每天,她都會細心地喂養它們,看著它們一天天長大。
日子雖然清苦,但呂雉卻覺得這樣的生活充滿了煙火氣。
她用自己的雙手,努力經營著這個小家庭,為家人創造一個溫暖的港灣。
劉邦身為亭長,時常因公事外出。有一次,他負責押送刑徒前往驪山。
一路上,刑徒們趁著夜色和混亂不斷逃脫。
劉邦深知,照這樣下去,到了驪山也無法交差,自己必定性命不保。
于是,他在芒碭山停下,借著酒勁,索性放走了所有刑徒。
劉邦對眾人說:“你們都逃命去吧,我也從此要亡命天涯了?!?/p>
有幾個刑徒被劉邦的義氣所打動,愿意追隨他。
從此,劉邦隱匿在山林之中。
呂雉不僅要獨自操持家務,照顧公婆和孩子,還要冒著生命危險,穿越崎嶇的山路,為劉邦送去衣物和食物。
每一次前往山林,她都提心吊膽,生怕被官兵發現,但一想到丈夫,她便鼓起勇氣,在荊棘叢中艱難前行。
秦末的烽煙終于在大澤鄉燃起,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四方豪杰紛紛響應。
劉邦在沛縣起兵,呂雉全力支持丈夫的大業。
她一邊安撫家中老小,讓劉邦無后顧之憂,一邊協助劉邦聯絡沛縣的豪杰志士。
她穿梭在街巷之中,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口才,說服了不少人加入劉邦的隊伍,為軍隊的組建出謀劃策。
然而,隨著劉邦勢力的壯大,戰爭的陰影如影隨形,籠罩著他們的生活。
在一場與項羽的激烈交鋒中,劉邦戰敗,軍隊如鳥獸散,四處奔逃。
呂雉和公公劉太公來不及撤離,被項羽的軍隊俘虜。
楚軍大營內,簡陋的營帳里彌漫著腐臭和血腥的氣息。
呂雉和劉太公被囚禁在此,周圍是荷槍實彈的士兵,稍有不慎,便會招來打罵和羞辱。
項羽企圖以劉太公的性命威脅劉邦投降,在陣前架起大鍋,高聲喊道:“劉邦,若不投降,我就煮了你父親!”
劉邦強壓內心的痛苦,故作鎮定地回應:“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p>
呂雉在營帳中聽到這番對話,淚水奪眶而出,她深知劉邦的無奈與艱難,也明白他們的處境愈發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