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方面極盡諂媚之能事,千方百計滿足胡亥的各種私欲,讓其在奢靡享樂的生活中逐漸迷失自我。
他為胡亥搜羅了天下各種奇珍異寶,還挑選了許多美貌的宮女供胡亥玩樂。
他知道胡亥喜歡玩樂,便在宮廷中舉辦各種盛大的宴會和娛樂活動,讓胡亥沉浸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中無法自拔。
另一方面則不擇手段地排除異己,對朝中的忠臣良將進行殘酷打壓。
他利用自己在朝中的權(quán)勢,誣陷那些對他不滿或威脅到他地位的大臣,將他們一一處死。
許多大臣為了自保,紛紛向趙高靠攏,使得趙高的勢力在朝中日益壯大。
李斯作為丞相,起初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與權(quán)勢,選擇與趙高同流合污,參與了這場權(quán)力的黑暗游戲。
但隨著趙高權(quán)勢的日益膨脹,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岌岌可危,于是試圖反抗趙高的專權(quán)。
他向胡亥上書,揭露趙高的罪行,指出趙高在朝中結(jié)黨營私,圖謀不軌,已經(jīng)嚴重威脅到秦朝的統(tǒng)治。
然而,胡亥此時已經(jīng)完全被趙高蒙蔽,對李斯的話根本不予理會。
趙高得知此事后,決定先下手為強,他反過來誣陷李斯謀反,將其逮捕入獄。
李斯在獄中受盡折磨,但他始終堅稱自己無罪。
然而,在趙高的操縱下,李斯最終還是被判處腰斬之刑。
公元前208年,李斯被押往咸陽街頭,他望著繁華的咸陽城,心中充滿了悔恨和無奈。
曾經(jīng),他輔佐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如今卻落得個身首異處、家族被滅的悲慘下場。
他的家族也未能幸免,慘遭夷滅三族,曾經(jīng)顯赫一時的李氏家族就此覆滅。
李斯的悲慘結(jié)局,標志著趙高徹底掌控了秦朝的朝政大權(quán),成為實際上的統(tǒng)治者。
而胡亥在趙高的蒙蔽下,對朝中發(fā)生的一切巨變渾然不覺,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享樂世界中。
此時,各地百姓在繁重的賦稅和勞役壓迫下,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秦朝的賦稅極為沉重,百姓們辛勤勞作一年的收成,大部分都要上繳給官府。
勞役也十分繁重,除了修建阿房宮、驪山陵墓等大型工程外,百姓們還要承擔(dān)各種軍事勞役,許多家庭因此家破人亡。
終于,民怨如洶涌的潮水般爆發(fā),各地紛紛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統(tǒng)治。
其中,以陳勝、吳廣領(lǐng)導(dǎo)的大澤鄉(xiāng)起義最為著名。
陳勝、吳廣本是普通的農(nóng)民,他們被征發(fā)前往漁陽戍邊。
在途中,因遭遇大雨,道路被沖毀,無法按時到達目的地。
按照秦朝的律法,誤期當(dāng)斬。
在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陳勝和吳廣決定奮起反抗,他們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殺死了押送他們的軍官,揭竿而起。
他們的起義得到了廣大百姓的響應(yīng),隊伍迅速壯大。
起義軍一路攻城掠地,很快就逼近了秦朝的都城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