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去疾得知秦始皇駕崩的消息后,悲痛萬分。
他深知秦始皇的離世對秦朝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也預(yù)感到秦朝即將面臨一場嚴峻的考驗。
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趙高和胡亥的陰謀后,心中充滿了憤怒和憂慮。
他多次試圖向秦二世進諫,揭露趙高的罪行,希望能恢復(fù)秦朝的清明政治,但都被趙高從中阻攔。
趙高為了鞏固自己的權(quán)力,不斷在秦二世面前詆毀馮去疾等忠臣。
他誣陷馮去疾與扶蘇等人勾結(jié),意圖謀反。
秦二世聽信了趙高的讒言,對馮去疾產(chǎn)生了懷疑。
馮去疾感到自己的處境越來越危險,但他依然堅守自己的信念,不愿意與趙高同流合污。
隨著局勢的日益惡化,秦朝陷入了內(nèi)憂外患的困境。
百姓在繁重的賦稅和徭役下苦不堪言,各地反秦起義此起彼伏。
馮去疾心急如焚,他深知秦朝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若不及時采取措施,必將走向滅亡。
于是,馮去疾決定與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一起冒死進諫。
他們向秦二世指出,百姓負擔(dān)過重是導(dǎo)致叛亂的主要原因,建議停建阿房宮,減省戍轉(zhuǎn)以減輕民困,只有這樣才能挽救搖搖欲墜的秦朝統(tǒng)治。
他們言辭懇切,情真意切,希望秦二世能夠清醒過來,重振朝綱。
然而,他們的忠言不僅沒有被胡亥采納,反而觸怒了他。
秦二世在趙高的慫恿下,認為他們是在故意刁難自己,對他們產(chǎn)生了極大的反感。
趙高趁機落井下石,進一步誣陷他們謀反。
秦二世下令將三人下獄治罪。
在獄中,馮去疾心中悲憤交加。
他一生忠誠于秦國和秦朝,為國家的統(tǒng)一和建設(shè)奉獻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卻落得如此下場。
他與馮劫商議,認為將相不能受辱,最終,馮去疾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以表達對那個黑暗時代的無奈抗?fàn)帯?/p>
他的死,象征著大秦帝國最后一絲希望的破滅,也為他波瀾壯闊的一生畫上了一個悲壯的句號。
馮去疾一生,從一個普通的小吏成長為秦朝的丞相,他見證了秦國的崛起、統(tǒng)一和秦朝的興衰。
他的忠誠、智慧和努力,在大秦帝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雖未能改變秦朝走向滅亡的命運,但他的事跡和精神,卻成為了歷史長河中永不磨滅的記憶,供后人敬仰和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