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秦朝的日益強大和穩定,嬴政的心態也逐漸發生了變化。
他開始追求長生不老,夢想著能夠永遠統治天下。
為此,他多次派遣方士出海求仙,尋找長生不老之藥。
徐福是當時著名的方士,他向嬴政進言,稱東海中有三座仙山,分別是蓬萊、方丈、瀛洲,山上住著仙人,藏有長生不老之藥。
嬴政信以為真,派徐福率領數千童男童女出海求仙。
徐福出海后,一去不復返,嬴政多次派人尋找,都沒有結果。
但嬴政并未死心,他繼續派遣其他方士出海,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同時,嬴政在晚年也變得愈發殘暴。
為了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他征發大量民夫,百姓苦不堪言。
阿房宮規模宏大,“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陵墓更是奢華至極,里面藏有無數珍寶。
繁重的賦稅和徭役,使得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許多百姓為了逃避徭役,紛紛逃亡山林,成為盜賊。
在思想文化方面,嬴政為了加強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議,實行“焚書坑儒”。
除秦國史書、醫藥、卜筮、種樹等書籍外,其余各國史書和百家典籍全部焚毀。
這一舉措嚴重破壞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給后世留下了巨大的遺憾。
在“坑儒”事件中,嬴政下令將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活埋,這一行為引起了社會的強烈不滿,也使得嬴政的形象在后世受到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公元前210年,嬴政在第五次東巡途中,病逝于沙丘平臺,享年50歲。
他的去世,如同一顆巨星的隕落,震動了整個秦朝。
然而,他所開創的大一統王朝和一系列改革措施,卻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他推行的郡縣制、統一度量衡、文字等措施,對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名字永遠銘刻在華夏歷史的豐碑之上,成為千古帝王的傳奇典范。
盡管他的晚年存在諸多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功績遠遠超過了他的過錯,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