鯀認為自己經驗豐富,一直堅持筑堤堵水的方法。
伯益沒有氣餒,他決定親自深入災區,實地考察洪水的情況。
他帶領著工匠們,沿著黃河兩岸仔細勘察,記錄下洪水的流向、水位的變化以及地形的特點。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伯益發現,黃河流域的地形復雜,單純的筑堤堵水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有些地方地勢低洼,洪水容易積聚,即使筑起高高的堤壩,也難以抵擋洪水的沖擊。他意識到,治水需要因地制宜,采用疏導的方法,讓洪水順著河道流入大海。
伯益將自己的想法再次向鯀提出,并詳細闡述了疏導治水的方案。
這一次,鯀在事實面前,不得不承認伯益的建議有一定的道理。
但由于他已經在筑堤堵水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一時難以改變策略。
就在鯀猶豫不決之時,部落聯盟傳來了消息,堯對治水工作的進展極為不滿,決定親自前來視察。
堯到達治水工地后,看到洪水依然泛濫,百姓受苦,心中十分憤怒。
他嚴厲地斥責了鯀,并詢問眾人可有更好的治水辦法。
此時,伯益挺身而出,向堯詳細匯報了自己的考察結果和疏導治水的方案。
堯聽后,眼前一亮,對伯益的見解十分贊賞。
他當即決定,讓伯益協助鯀治水,并按照伯益的方案進行嘗試。
得到堯的支持后,伯益信心倍增。他和鯀一起,重新組織人力,開始了大規模的治水工程。
他們帶領百姓,在黃河兩岸挖掘河道,拓寬河床,引導洪水順利地流入大海。
在治水過程中,伯益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智慧和領導才能。
他不僅親自參與勞動,還細心地指導百姓如何挖掘河道、如何修筑堤壩。
遇到困難時,他總是鼓勵大家不要氣餒,共同想辦法克服。
在他的帶領下,百姓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治水工作進展得十分順利。
經過數年的努力,黃河的水患終于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洪水退去,露出了肥沃的土地,百姓們紛紛回到家園,開始重建自己的生活。
伯益因治水有功,受到了部落聯盟的高度贊揚。
堯對他的才能和品德更是欣賞有加,將他留在身邊,參與部落聯盟的管理事務。
從此,伯益正式踏上了華夏政治舞臺,開始嶄露頭角,他的名字也在各部落中廣為傳頌,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黃河水患平息后,伯益在部落聯盟中的聲望日益高漲。
然而,他并未因此而驕傲自滿,而是繼續兢兢業業地為部落聯盟效力。
此時,部落聯盟的首領堯年事已高,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