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于禁七軍被淹,龐德乘小船頑抗時,周倉二話不說跳入濁浪。
水中纏斗間,他的后背被龐德的長槍劃出長長的傷口,但仍死死抱住龐德的腰,將其拖入水中生擒。
慶功宴上,關羽親自為他斟酒,周倉捧著酒杯的手都在顫抖:“末將今日之榮耀,全是將軍所賜!”
然而,命運的齒輪開始無情轉動。
呂蒙白衣渡江,荊州失守的消息傳來時,周倉正在城頭巡邏。
他望著遠處的烽火,感覺天旋地轉。
關羽決定回師救援時,周倉堅決要求斷后。
在臨沮小道上,他揮舞大刀,獨自一人擋住追兵整整兩個時辰。
刀鋒卷了口,身上中了三箭,卻始終不退半步。
麥城被圍的第七夜,關羽把周倉叫到跟前:“元福,你突圍去找劉封求援。”
周倉紅著眼眶搖頭:“末將愿與將軍同生共死!”
關羽卻將青龍偃月刀重重拍在桌上:“我命你去,你便去!”
周倉拼死殺出重圍,在房陵見到劉封時,已是衣衫襤褸、遍體鱗傷。
然而,劉封聽信孟達讒言,拒不發兵。
周倉跪在地上,額頭磕出血來,卻只得到一句冰冷的“軍務繁忙”。
他跌跌撞撞往回趕,一路上仿佛看到關羽被困麥城的身影,耳邊全是關平的呼喊聲。
等他趕回麥城時,城門已插上東吳的旗幟。
周倉發瘋般沖向城頭,卻只看到關羽父子被押往建業的背影。
他癱坐在地,手中的佩刀“當啷”落地。當晚,月光灑在麥城的斷壁殘垣上,周倉跪在關羽離去的方向,抽出佩刀橫在頸間:“關將軍,末將這就來追隨您!”
此后千年,在各地的關帝廟中,周倉始終手持大刀,站在關羽身側。
他的故事被編成戲曲,唱遍大江南北;他的塑像前,總有人獻上一碗烈酒。
這個從關西走出來的漢子,用生命詮釋了什么是忠義,讓后世之人每當提起“周倉”二字,心中便涌起一股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