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按住他,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說道:“這三百壯士的家人,孤已妥善安置。待你傷愈,可再募三百精銳,仍稱‘凌家軍’。”
凌統聞言,眼中泛起淚光,心中滿是感激,暗暗發誓,定要再次組建起一支戰無不勝的“凌家軍”,為主公效命。
建安二十四年,濡須口的江面波光粼粼,寒風呼嘯。
凌統站在新建的樓船上,身姿挺拔如松。
他望著對岸的曹軍水寨,眼神中透著沉穩與冷靜。
五年的韜光養晦,讓他從那個沖動的少年成長為沉穩的將領,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痕跡,卻也賦予了他成熟的魅力。
當甘寧率領百騎夜襲曹營時,凌統則按照計劃,暗中設伏。
夜色中,他帶領著士兵們埋伏在暗處,屏住呼吸,等待著最佳時機。
待曹軍追擊甘寧,進入埋伏圈時,凌統一聲令下,突然發動火攻。
霎時間,熊熊烈火沖天而起,照亮了整個夜空。
火光中,凌統與甘寧首次并肩作戰——這個曾經射殺父親的仇敵,如今卻成了生死與共的戰友。
戰斗結束后,凌統望著甘寧,心中五味雜陳。
他想起父親臨終前的慘叫,那聲音時常在他夢中響起;也想起甘寧在戰場上為他擋下的那支冷箭,那份救命之恩他銘記于心。
最終,在戰后的慶功宴上,當孫權命人抬來兩壇美酒,親自斟滿兩碗時,凌統望著甘寧遞來的酒碗,猶豫片刻后,還是伸出手接過。
兩碗酒同時飲盡,那一刻,恩怨情仇,盡付杯中。
黃龍元年,建業城張燈結彩,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
孫權稱帝的大典在巍峨的祭壇前舉行,凌統站在眾多大臣之中,身著華麗的朝服,身姿挺拔。
他看著主公頭戴十二旒冕旒,緩緩走上祭壇,心中百感交集。
從那個在戰火中失去父親的少年,到如今的偏將軍,他走過的每一步都浸滿血淚,經歷了無數的生死考驗。
當孫權宣召他上前,賜予象征榮耀的金錯刀時,凌統單膝跪地,聲音哽咽:“臣父兄雖亡,但凌家守護江東的誓言,永世不變。”
這句話,是他對父兄的承諾,也是對江東百姓和主公的誓言。
當夜,凌統獨自來到江邊。
月光灑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微風拂過,泛起陣陣漣漪。
他撫摸著腰間的金錯刀,想起這些年的刀光劍影,想起那些與他并肩作戰、永遠留在戰場上的兄弟。
遠處傳來更夫的梆子聲,一下又一下,在寂靜的夜里回蕩。
凌統望向建業城的方向,那里有他要守護的主公,有江東的百姓,還有父兄未盡的心愿。
江水悠悠,帶走了往昔的傷痛,卻帶不走凌家世代守護江東的忠誠,這份忠誠,將如同這長江之水,源遠流長,永不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