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他真正深入了解魯國的官場現狀時才發現,這里的情況遠比他想象中的要復雜得多。
原來,此時的魯國國內,貴族勢力早已根深蒂固、盤根錯節,絕大部分重要的官職都被那些世襲的貴族們牢牢把控在手心里。
像吳起這樣毫無背景可言的外來之客,若想輕而易舉地踏入官場,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但即便如此,吳起并沒有輕言放棄,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在此闖出一片屬于自己天空的決心。
為了能夠獲得夢寐以求的機遇,吳起不辭辛勞地奔波于魯國的各個角落,懷揣著滿腔熱忱去逐一拜會那些位高權重之人。
每一次拜訪之前,他都會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精心籌備一份份詳盡且獨到的策論。
這些策論宛如他智慧的結晶,全面而深入地闡述了他對于治國理政以及軍事戰略方面的深刻見解。
然而,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盡管吳起付出了如此之多的心血,但他的這番努力在最初卻并未換來期待中的回應。
相反,不少貴族將他視為一個不知天高地厚、妄圖一步登天的外來者,并毫不留情地加以嘲笑譏諷。
面對這一盆盆冷水潑來,一般人或許早已心灰意冷選擇放棄,但吳起絕非等閑之輩。
挫折非但沒有擊垮吳起,反倒激發起了他更強烈的斗志。
他深知要想實現理想就必須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作為支撐,于是他毅然決然地投入到更為刻苦的學習之中。
無論是治國安邦之道還是行軍打仗之法,他都孜孜不倦地鉆研探索,力求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與此同時,他也始終保持著耐心,默默地等待那個屬于他的機會降臨。
因為他堅信,只要堅持不懈,總有一天定能迎來命運的轉機。
終于,那如同暴風雨般驟然降臨的命運轉折,無情地沖擊著魯國這片寧靜的土地。
齊國如同一頭兇猛的巨獸,張開血盆大口,以排山倒海之勢大舉進攻魯國。
剎那間,魯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之中,仿佛整個國家都被一片沉重的陰霾所籠罩。
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魯穆公心急如焚地召集眾大臣于朝堂之上,急切地詢問究竟有誰能夠挺身而出,率領大軍抵御齊國的猛烈攻勢。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應該群情激昂、踴躍請戰的朝堂此刻卻變得異常安靜,死一般的沉寂彌漫開來。
那些平日里養尊處優、過慣了安逸生活的貴族將領們,此刻一個個面色蒼白,目光躲閃。
當他們面對著強大無比的齊國軍隊時,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怯懦讓他們紛紛選擇了退縮,不敢接下這艱巨而危險的任務。
就在眾人沉默不語之際,突然有人打破了這片死寂。
只見一名大臣站出來,向著魯穆公拱手行禮,并鄭重地推薦了一個人——吳起。
據這位大臣所言,吳起雖出身衛國,但自幼便對兵法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特的見解,其軍事才能堪稱卓越非凡。
若能委以重任,說不定真的能夠化解魯國當前所面臨的重重困境,擊退來勢洶洶的齊國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