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津會盟上,姬發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
他歷數紂王的種種暴行,如酒池肉林、殘害忠良、加重賦稅等,激起了諸侯們的強烈憤慨。
姬發高呼:“紂王無道,天下共憤!今日,我等諸侯齊聚于此,就是要為天下百姓討回公道,推翻商朝的腐朽統治!”
諸侯們紛紛響應,高呼:“愿聽西伯侯號令,共伐無道紂王!”
然而,姬發并沒有被眼前的勝利沖昏頭腦。
他深知,雖然此次會盟諸侯眾多,但伐紂畢竟是一場大戰,需要充分的準備。
而且,他也想進一步觀察商朝的局勢,等待一個更加合適的時機。
于是,在會盟結束后,姬發下令諸侯們暫時各自返回,等待時機成熟再一同起兵伐紂。
孟津會盟,雖然沒有立即發動對商朝的戰爭,但它卻向天下宣告了周部落的崛起,以及諸侯們對商朝統治的不滿。
它極大地鼓舞了天下反商勢力的士氣,為日后的伐紂大業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孟津會盟后,姬發一邊繼續加強周部落的實力,一邊密切關注著商朝的局勢。
此時的商朝,在紂王的殘暴統治下,已經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之中。
國內民不聊生,百姓們對紂王的怨恨達到了頂點;朝堂之上,忠良之士紛紛被排擠、殺害,剩下的大多是一些阿諛奉承之徒,政治腐敗不堪。
同時,商朝在與周邊部落的戰爭中,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國力日益衰退。
姬發見時機已經成熟,于是決定發動對商朝的總攻。
他親自率領著五萬精銳周軍,以及八百諸侯的聯軍,浩浩蕩蕩地向商朝都城朝歌進發。
一路上,周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所到之處,百姓們紛紛夾道歡迎,為他們送上食物和水,表達對周軍的支持與擁護。
當周軍和諸侯聯軍抵達朝歌郊外的牧野時,與紂王的軍隊相遇。
紂王匆忙拼湊了七十萬大軍,企圖抵擋周軍的進攻。
然而,這些軍隊大多是由奴隸和戰俘組成,他們對紂王的殘暴統治早已心懷不滿,根本無心作戰。
在牧野之戰的戰場上,姬發再次發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講。
他激勵士兵們為了正義、為了天下百姓而戰,士兵們士氣大振,紛紛高呼口號,奮勇向前。
周軍的精銳部隊在姜子牙的指揮下,如猛虎下山般沖向紂王的軍隊。
而紂王的軍隊在周軍的猛烈攻擊下,很快便土崩瓦解,許多士兵紛紛倒戈,加入了周軍的陣營。
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紂王的軍隊徹底潰敗。
紂王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逃回到朝歌城中,登上了鹿臺。
他穿上了自己最華麗的衣服,戴上了各種珠寶首飾,在鹿臺之上自焚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