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韓信的謀略和智慧佩服得五體投地,紛紛贊嘆道:“將軍真乃神人也!如此奇謀妙計,實非我等所能企及。”
在擊敗趙國后,韓信并沒有乘勝追擊,而是聽從了李左車的建議,采用懷柔政策,招降了燕國。
公元前203年,韓信又揮師南下,攻打齊國。
齊王田廣得知漢軍來攻,急忙向項羽求救。
項羽派龍且率領二十萬大軍救援齊國。
龍且輕視韓信,認為他不過是一介書生,不足為懼。
他與齊王田廣合兵一處,與漢軍對峙。
韓信深知龍且的驕狂,決定利用這一點設下陷阱。
他派人在濰水上游用沙袋堵住水流,然后率領一半軍隊渡河進攻龍且。
龍且見狀,立即率軍迎戰。
韓信佯裝敗退,龍且以為漢軍膽怯,便下令全軍渡河追擊。
當龍且的軍隊剛渡過一半時,韓信下令撤去上游的沙袋,河水洶涌而下,將龍且的軍隊一分為二。
韓信趁機回師攻擊,將龍且斬殺,大敗楚軍。
隨后,韓信乘勝追擊,攻占了齊國全境。
隨著韓信戰功的不斷積累,他的威望越來越高。
劉邦為了安撫韓信,封他為齊王。
公元前202年,劉邦約韓信、彭越等人會師垓下,共同攻打項羽。
韓信作為聯軍的統帥,精心策劃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他采用“十面埋伏”的戰術,將楚軍重重包圍。
楚軍在漢軍的輪番攻擊下,漸漸抵擋不住,退入垓下城中。
為了瓦解楚軍的士氣,韓信又下令漢軍在夜間唱起楚地的歌謠。
楚軍聽到熟悉的鄉音,以為楚地已被漢軍全部占領,頓時軍心大亂。
項羽見大勢已去,率領八百騎兵突圍而出。
最后,項羽逃至烏江畔,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
至此,楚漢戰爭結束,劉邦建立了漢朝。
漢朝建立之后,韓信被劉邦改封為楚王。
當他回到楚國時,心中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