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合是曹魏的名將,作戰經驗豐富,勇猛無比。
面對張合的大軍,王平毫不畏懼。
他站在城墻上,看著敵軍黑壓壓的一片,心中沒有絲毫慌亂。
他深知,此時最重要的是穩住軍心。
他在城中巡查,鼓舞士兵們的士氣:“將士們,我們身后就是蜀漢的百姓,我們絕不能后退!只要我們堅守營寨,敵軍就拿我們沒辦法!”
張合來到南圍后,對王平的營寨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他命令士兵們架起云梯,試圖強行登城。
王平指揮士兵們用滾木礌石進行還擊,敵軍一次次的進攻都被打退。
張合見強攻不行,就派人在城下叫罵,試圖激怒王平,引他出戰。
可王平不為所動,他對將領們說:“這是敵軍的激將法,我們不能上當。只要我們堅守不出,等敵軍疲憊之時,就是我們反擊的機會。”
張合久攻不下,無計可施,最終只能無奈退兵。
這一戰,再次彰顯了王平卓越的軍事才能,他也因此在軍中的威望越來越高。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在和軍政事務,讓別人代寫,意思表達明確、條理清晰。
他一生遵循法度,嚴于律己,平時不茍言笑,整天端正坐姿,即使在閑暇之時,也保持著軍人的風范,軍中將士對他既敬畏又欽佩。
延熙十一年(248年),這位戎馬一生的蜀漢大將,因積勞成疾,最終病逝于軍中。
消息傳來,整個蜀漢為之悲痛。
漢中的百姓們自發地為他舉行了悼念儀式,他們痛哭流涕,懷念這位曾經保護他們的大將軍。
他的兒子王訓繼承了他的爵位,繼續為蜀漢效力。
王平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在三國亂世中崛起,成為了蜀漢的中流砥柱。
他在街亭之戰中的臨危不亂,在北伐中的英勇表現,以及在漢中的堅守防御,都為蜀漢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的軍事才能和忠誠精神,贏得了蜀漢君臣和百姓的敬重與愛戴,也成為了后世傳頌的佳話。
在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王平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書寫了屬于自己的傳奇篇章,他的故事,將永遠被銘記在歷史的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