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帝光和七年(184年),一場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如熊熊烈火般在中原大地燃燒,戰火迅速蔓延至全國。
這場起義不僅嚴重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根基,也徹底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于禁便是其中之一。
在這天下大亂之際,同鄉鮑信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過人的膽識,在當地招募徒眾,組建武裝力量,以應對動蕩局勢。
于禁毅然投身其麾下,就此開啟了他波瀾壯闊的軍事生涯。
初入鮑信軍隊的于禁,雖只是一名普通士卒,卻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與軍事天賦。
在與黃巾軍的作戰中,他總是沖鋒在前,毫不畏懼敵人的刀槍劍戟。
一次戰斗中,黃巾軍的先鋒部隊來勢洶洶,鮑信所部一度陷入被動,形勢危急。
于禁見狀,主動請纓帶領一支小隊繞到敵軍側翼,發起突然襲擊。
他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勇猛無比,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敗退。
在他的帶動下,鮑信軍隊士氣大振,最終成功扭轉戰局,擊退了黃巾軍。
此戰過后,于禁的英勇表現深得鮑信的器重,他也因此在軍隊中嶄露頭角。
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對于于禁來說是命運的轉折點。
當時,鮑信前往東郡迎接曹操出任兗州牧,于禁也隨之歸屬曹操。
初入曹營,于禁被封為都伯,隸屬于將軍王朗。
王朗獨具慧眼,在于禁的日常表現和與他的交談中,察覺到了他的出眾才能,對其極為欣賞。
在王朗看來,于禁不僅作戰勇猛,更具備卓越的軍事指揮和戰略謀劃能力。
于是,王朗向曹操舉薦于禁擔任大將軍。
曹操向來求賢若渴,聽聞王朗的舉薦后,立即召見于禁。
兩人一番深入交談后,曹操也被于禁的才略和見識所折服,當即拜他為軍司馬。
由此,于禁正式開啟了他在曹操陣營中波瀾壯闊的征戰之旅。
此后,于禁奉命率軍前往徐州攻打廣戚。
廣戚城池堅固,守軍防守嚴密,這場戰斗對于初入曹營的于禁來說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然而,于禁并沒有絲毫退縮。他先是仔細觀察城池周邊地形,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在攻城過程中,他身先士卒,手持盾牌,帶領士兵冒著敵人的箭雨發起沖鋒。
面對敵人的頑強抵抗,于禁沉著冷靜,不斷調整戰術。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斗,他成功攻克城池,因功被封為陷陣都尉,開始在曹操軍中嶄露頭角,成為曹操麾下備受矚目的將領。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與呂布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霸之戰。
于禁跟隨曹操出征,在濮陽之戰中,他獨自率軍負責攻破呂布設在城南的兩座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