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得知劉邦先入關中,怒不可遏,率四十萬大軍直奔函谷關。
劉邦僅有十萬兵力,懸殊巨大。
項羽的謀士范增認為劉邦野心勃勃,日后必成大患,勸項羽盡早除掉他。
項羽遂在鴻門設宴,邀請劉邦赴會,意圖在宴會上將其殺害。
得知消息后,張良心急如焚。
項伯念及與張良的舊情,連夜騎馬到劉邦軍營,勸張良逃走。
張良卻堅定地說:“我是為了輔佐沛公才留在這里,如今沛公有難,我怎能獨自逃生?”
他趕忙將此事告知劉邦,并冷靜分析局勢,建議劉邦向項伯示弱,表明自己并無稱王野心,還與項伯結為兒女親家。
項伯答應在項羽面前為劉邦美言,并讓劉邦次日一早親自向項羽謝罪。
鴻門宴上,氣氛緊張得如暴風雨前的壓抑。
劉邦帶著一百多人,謙卑地向項羽賠罪。
項羽設宴款待,范增多次示意項羽動手,項羽卻猶豫不決。
范增無奈,召來項莊,讓他以舞劍助興為名,伺機刺殺劉邦。
項莊拔劍起舞,寒光閃爍,步步緊逼劉邦。
項伯見狀,也拔劍與項莊對舞,用身體護住劉邦,使項莊無從下手。
張良見情況危急,急忙出帳找來樊噲。
樊噲手持盾牌,強行闖入營帳,怒目圓睜,直視項羽,大聲說道:“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麻,天下皆叛。懷王曾與諸將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如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秋毫無犯,封閉宮室,還軍霸上,等待大王到來。如此勞苦功高,不僅未得封侯之賞,大王反而聽信小人讒言,欲殺有功之人,這與亡秦有何區別?”
樊噲一番義正言辭的話,令項羽無言以對,只能賜酒賜肉。
劉邦趁機借口上廁所,帶著樊噲逃離了宴會。
張良留下來,向項羽解釋劉邦不勝酒力先行離開,并獻上禮物,巧妙化解了這場危機。
鴻門宴后,劉邦雖暫時保住性命,但被項羽封為漢王,發配到偏遠的巴蜀和漢中地區。
劉邦心中憤懣,卻又無力反抗。
張良深知此時必須隱忍,他建議劉邦燒毀棧道,向項羽表明無意東歸,以麻痹項羽。
劉邦依計而行,張良則在臨別時叮囑劉邦,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回到封地后,劉邦任用韓信為大將,韓信施展卓越軍事才能,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迅速平定三秦,為劉邦東出爭霸打下堅實基礎。
而張良在這期間,也并未閑著,他四處奔走,為劉邦聯絡各方勢力,壯大其力量。
不久后,項羽殺了韓王成,張良徹底斷絕了對項羽的幻想,轉而全心輔佐劉邦。
劉邦在彭城之戰中被項羽打得大敗,狼狽逃竄至下邑。
心灰意冷之際,劉邦問群臣:“我愿舍棄函谷關以東的土地,誰能與我共圖大業?”
張良冷靜地獻上“下邑之謀”:“九江王英布是項羽的猛將,但與項羽有隙,可派隋何前去游說,策反他;彭越在梁地活動,可拉攏他騷擾楚軍糧道;再讓韓信獨當一面,北上平定燕、趙、齊等地,形成對項羽的包圍之勢。”
劉邦依計行事,隋何成功說服英布歸漢,彭越在梁地頻繁出擊,韓信則一路勢如破竹,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