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沛縣縣衙里有個主吏掾,名叫蕭何。
他精明能干,心思細膩,將沛縣的人事管理和日常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在當?shù)仡H有威望。
蕭何性格隨和,善于結(jié)交朋友,與沛縣的諸多人物都有往來,其中就包括時任泗水亭長的劉邦。
在旁人眼中,劉邦不過是個整日游手好閑、行事不羈的小吏,可蕭何卻獨具慧眼,看出劉邦雖出身低微,卻有著不凡的氣度與志向,日后定非池中之物,于是便對他格外關(guān)照,多次利用職權(quán)在暗中袒護劉邦。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揭竿而起,反秦的烽火瞬間燃遍天下。
沛縣縣令見勢,也想順應潮流起兵響應,便找來蕭何與曹參商議。
蕭何建議召回在芒碭山落草的劉邦,縣令起初應允,可等劉邦帶著眾人趕回沛縣時,縣令卻反悔了,不僅緊閉城門不讓劉邦進城,還打算誅殺蕭何、曹參等人。
蕭何、曹參得知消息后,趕忙越城而出,投奔劉邦。
劉邦用蕭何之計,寫了一封告沛縣父老書,綁在箭上射進城中。
城中百姓對縣令的反復無常本就不滿,看完信后,紛紛響應,殺掉縣令,打開城門迎接劉邦。
就這樣,劉邦在沛縣正式起義,自稱為沛公,而蕭何則被任命為主丞,開始全力輔佐劉邦,自此踏上了波瀾壯闊的反秦征程。
劉邦率領(lǐng)義軍一路西進,勢如破竹,很快便逼近咸陽。
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見大勢已去,只得向劉邦投降。
進入咸陽城后,眾將士被秦宮的金銀財寶和美女佳人迷了眼,紛紛爭搶掠奪,一片混亂。
而蕭何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沒有被眼前的財富所誘惑,而是徑直奔向秦朝丞相府和御史府,將秦朝的律令、圖書、戶籍等重要資料仔細收集起來,妥善保管。
這些資料,詳細記錄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地形地貌以及各地的風土人情等信息,為劉邦日后了解天下局勢、制定正確的戰(zhàn)略方針和政策,提供了極其重要的依據(jù)。
隨后,項羽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在各路諸侯中脫穎而出,自封為西楚霸王,并開始分封諸侯。
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在偏遠的巴蜀和漢中地區(qū)。
劉邦心中雖有不滿,但因?qū)嵙沂猓仓荒軙簳r隱忍,率軍前往封地。
在這個過程中,蕭何始終堅定地站在劉邦身邊,不離不棄,還勸劉邦以巴蜀為根基,休養(yǎng)生息,廣納賢才,等待時機,再圖天下。
在巴蜀期間,一個改變歷史進程的人物出現(xiàn)了,他就是韓信。
韓信最初在項羽麾下,卻一直得不到重用,于是轉(zhuǎn)投劉邦。
可在劉邦陣營中,起初他也只是擔任一個管理倉庫的小官,未被劉邦重視。
一次偶然的機會,蕭何與韓信交談,發(fā)現(xiàn)韓信對兵法有著獨特的見解,極具軍事才能,認定他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
此后,蕭何多次向劉邦舉薦韓信,可劉邦并未放在心上。
韓信見自己在劉邦這里依然得不到施展才華的機會,心灰意冷之下,決定離開。
得知韓信離去的消息,蕭何心急如焚,顧不上向劉邦稟報,便快馬加鞭連夜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