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識到,馮歡絕非等閑之輩,而是一個有著深遠政治眼光和謀略的人才。
后來,田文在齊國的政治斗爭中受到了其他權貴的排擠和陷害,被迫離開齊國,前往他國尋求庇護。
當他路過自己的封地薛邑時,百姓們聽聞他的到來,紛紛自發地夾道歡迎,以最熱情的方式款待他。
他們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和美酒,表達對田文的感激之情。
田文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感慨萬千,他這才真正體會到了馮歡為他買民心的重要性。
在馮歡的建議下,田文又通過一系列巧妙的政治手段,成功地重新回到了齊國,并且鞏固了自己在齊國的地位。
除了馮歡之外,田文的門客中還有許多其他的奇人異士,他們各自有著獨特的技能和才華,在不同的場合為田文排憂解難。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雞鳴狗盜”的故事。
有一次,田文出使秦國,秦昭王對他的才華和名聲早有耳聞,對他十分欣賞,希望能夠將他留在秦國,擔任秦國的相國。
田文深知秦國的強大和秦昭王的野心,如果能夠在秦國擔任相國,無疑將擁有巨大的權力和影響力。
但他也清楚,秦國與齊國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利益沖突,自己作為齊國的貴族,在秦國任職可能會面臨諸多風險。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田文最終決定接受秦昭王的邀請。
然而,田文的決定引起了秦國大臣們的強烈反對。
他們擔心田文會因為對齊國的忠誠而暗中為齊國謀取利益,對秦國構成威脅。
于是,他們在秦昭王面前不斷進讒言,詆毀田文。
秦昭王本就生性多疑,在大臣們的不斷勸說下,逐漸對田文產生了懷疑。
最終,他下令將田文囚禁起來,準備找個合適的借口將他殺掉。
田文得知自己的處境后,心急如焚。
他明白,如果不能盡快逃脫,自己必將性命不保。
在這危急關頭,他的門客們紛紛出謀劃策,試圖幫助他擺脫困境。
其中一個門客自告奮勇地說:“我聽說秦昭王最寵愛的妃子喜歡一件白色狐裘,而您在出使秦國時,曾經送給秦昭王一件價值連城的白色狐裘。如果我們能夠將這件狐裘偷出來,送給秦昭王的妃子,或許她會在秦昭王面前為您說情。”
田文聽后,覺得這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但他又擔心這件事情太過危險,難以成功。
然而,這個門客卻信心滿滿地表示,自己有把握完成這個任務。
原來,這個門客是一個技藝高超的盜賊,他擅長各種盜竊技巧,能夠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偷走任何東西。
當天晚上,他憑借著自己的精湛技藝,成功地潛入了秦昭王的宮殿,找到了那件白色狐裘。
他小心翼翼地將狐裘偷了出來,然后交給了田文。
田文拿到狐裘后,立即派人將它送給了秦昭王的妃子。
妃子得到狐裘后,十分高興,她果然在秦昭王面前為田文說情。
秦昭王經不住妃子的軟磨硬泡,最終下令釋放了田文。
田文獲釋后,深知秦昭王的脾氣秉性,擔心他會反悔,再次派人追殺自己。
于是,他立刻帶著門客們逃離秦國。他們日夜兼程,不敢有絲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