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建元二年,正值陽春三月,灞水河畔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垂柳依依,嫩綠的柳枝宛如一片輕煙,在微風中肆意飄舞。
灞水波光粼粼,清澈的水面倒映著岸邊的青草繁花,與遠處起伏的山巒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寧靜祥和的春日盛景。
在這如詩如畫的氛圍中,漢家天子劉徹率領著一眾扈從,浩浩蕩蕩地前往灞上進行祭祀。
祭祀儀式莊重而肅穆,天子虔誠地向天地神靈獻上祭品,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然而,就在祭祀大典結束后,回宮的車駕卻突然改變了路線,徑直拐進了平陽侯府。
這一舉動讓眾人都感到十分意外,人們不禁紛紛猜測天子此行的目的。
平陽公主早已等候多時,為了迎接天子駕臨,她煞費苦心,精心籌備了一場盛大的宴飲,為的就是迎接天子的那一刻。
府中的歌女們妝容精致,身著色彩鮮艷的舞衣,蓮步輕移,如春日盛開的繁花般魚貫而入。
一時間,絲竹裊裊,樂聲悠揚,清脆的琴音、婉轉的笛韻和著編鐘的厚重聲響,交織成一曲美妙的樂章。
衛(wèi)子夫就在這一眾歌女之中,她身姿輕盈婀娜,體態(tài)綽約多姿,眉眼間似有盈盈秋水,顧盼生情,舉手投足間散發(fā)著別樣的魅力。
她一登場,便如同一束璀璨的光,瞬間吸引了劉徹的目光。
劉徹起身前往尚衣軒車更衣,衛(wèi)子夫依例前去侍奉。
就在這狹小的車中,昏暗的燭光搖曳,衛(wèi)子夫的嬌羞之態(tài)愈發(fā)動人,劉徹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愛,寵幸了她。
平陽公主瞧在眼里,心領神會,順勢將衛(wèi)子夫送入宮中。
誰也沒有料到,這看似平常的舉動,竟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漣漪,徹底改變了衛(wèi)青的命運軌跡。
衛(wèi)青的童年,宛如一場漫長而又黑暗的噩夢。
他是平陽侯府中女仆衛(wèi)媼與縣吏鄭季的私生子,這個尷尬的身份,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他悲慘的童年。
由于無法在侯府立足,年幼的衛(wèi)青被送到生父鄭季家中。
在鄭家,他不過是一個供人隨意驅使的小奴仆。
每天,當黎明還未破曉,天邊仍掛著稀疏的星辰,衛(wèi)青便要頂著刺骨的寒風,趕著羊群走向荒野。
荒野中荊棘叢生,常常劃破他的衣衫和皮膚,鮮血滲出又凝固。
稍有懈怠,皮鞭便會如雨點般落在他瘦弱的身上,留下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傷痕。
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們,也總是仗著自己的身份,對他肆意欺辱,將他視為卑微的下等人,不僅搶奪他微薄的食物,還時常對他惡語相向。
在這樣非人的環(huán)境中,衛(wèi)青漸漸長大。
屈辱和不甘,如同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在他心中不斷燃燒。
十幾歲時,衛(wèi)青終于無法忍受鄭家的折磨,毅然決然地回到了母親身邊,在平陽公主府謀得了一份騎奴的差事。
盡管騎奴的生活同樣艱辛,每日要照料馬匹,鞍前馬后地伺候主人,但比起在鄭家的日子,這里至少讓他感受到了一絲溫暖,同伴們偶爾的關心,讓他在艱難的生活中看到了一絲希望。
衛(wèi)子夫進宮初期,如同一片飄落后宮的秋葉,并未得到劉徹的太多關注,被無情地拋在了后宮的角落。
一年后的一天,劉徹在挑選宮人出宮時,再次見到了衛(wèi)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