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與魏國唇齒相依,且趙國軍事力量較強,若能得到趙國的支持,抗秦的勝算將大大增加。
魏王權衡利弊后,最終采納了魏無忌的建議。
魏無忌深知此次任務的艱巨,但他毫不畏懼,親自出使趙國。
在趙國的朝堂上,他憑借著卓越的口才和雄辯的能力,向趙王闡述了秦魏之間的局勢以及趙國出兵相助的利害關系。
他言辭懇切,條理清晰,最終成功說服了趙王出兵。
在聯軍與秦軍的對峙中,魏無忌充分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
他深入前線,仔細觀察秦軍的部署和弱點,經過深思熟慮后,制定了一套周密的作戰計劃。
戰斗打響后,他身先士卒,騎著一匹矯健的戰馬,揮舞著長劍,帶領魏軍沖鋒陷陣。
他的身影如同黑暗中的明燈,鼓舞著士兵們的士氣,讓他們充滿了斗志。
在他的指揮下,聯軍緊密配合,如同猛虎下山般勇猛無畏,向秦軍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擊。
秦軍漸漸抵擋不住,陣腳大亂,最終大敗而歸。
這場戰役的勝利,讓魏無忌聲名遠揚,他成為了魏國的英雄,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擁戴。
各國諸侯也對他刮目相看,他的名字在戰國的歷史舞臺上閃耀出了耀眼的光芒。
不久之后,秦國再次對趙國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秦軍來勢洶洶,將趙國都城邯鄲團團圍住,趙國危在旦夕。
趙國向魏國求救,魏王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于是派晉鄙率領十萬大軍前去救援。
然而,秦國得知魏國出兵后,立刻派人威脅魏王,警告他不要插手趙國的事務。
魏王懼怕秦國的強大,心生膽怯,又下令晉鄙在鄴地按兵不動,觀望局勢。
趙平原君心急如焚,他與魏無忌私交甚好,多次寫信給魏無忌,言辭懇切地請求他設法相救。
魏無忌也深知趙國一旦滅亡,魏國也將面臨巨大的危機,他多次勸說魏王出兵,可魏王始終猶豫不決,不敢違抗秦國的威脅。
無奈之下,魏無忌決定鋌而走險。
他與門客們商議后,聽從了侯嬴的計策。
侯嬴建議他通過魏王的寵姬如姬偷取兵符,因為如姬曾受過魏無忌的恩惠,愿意為他效力。
魏無忌依計而行,如姬果然偷出了兵符。
魏無忌拿著兵符,心急如焚地來到鄴地,假傳魏王的命令,要晉鄙交出兵權。
晉鄙接過兵符,仔細查看,心中卻充滿了疑慮。
他覺得此事太過蹊蹺,僅憑一塊兵符就交出兵權,實在難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