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張主任不可能會不知道程竹在青山書記心中的地位。
可現在,兩人的關系,出現了明顯的隔閡。
或者說,是有意為之的嫌隙。
原因也很簡單,張主任希望利用這次的機會,展現一下自己體制內老前輩的威嚴,順便壓一壓程竹的“氣勢”,在今后的工作中,占主導地位。
最起碼,在劉青山的面前,他張主任要排在程竹前面。
這種對于排序、座次,以及他人心里的位置,是體制人心中永恒的追求。
這東西,有用嗎?
在外人看來沒用。
可對于體制人來說,這用處非常的大。
這代表了他們的話語含權量,以及在他人眼中的威望、地位,以及未來。
而當兩人的交鋒“結束”后,或者說,座次排定后,兩人的關系,就會重新變得非常和諧。
在一個明面上講究中庸的地方,其實處處都有“爭”的體現。
前者是為了仕途,后者,也是為了仕途。
程竹剛剛進入劉青山的圈層中心,不,其實他一直隸屬于劉青山個人,而不屬于省紀委的核心圈層。
如果在這個時候,他向張主任“低頭”,就等于是向青山書記的核心圈層低頭。
今后的麻煩,會很多。
即便是青山書記幫自己,這幫人也會在暗地里掣肘。
這,是人性。
最后的結果,肯定不會錯,但展現出來的效果,就并不是程竹在左陽出色的完成工作。
而是:程竹在張主任的指導和幫助下,才能完成工作。
兩者的結果,沒有不同。
可兩者在領導眼中的效果,卻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