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
從口氣中,程竹就能聽出劉青山的憤怒。
這種情緒,很少會發(fā)生在這位老人身上。
顯然,在省紀委內(nèi)部,有人惹他生氣了。
“老師,有人在紀委舉報了我們左陽縣的紀委書記劉正楠!”
對面的劉青山聞言,陷入了沉思,半響之后才回道:“都是些什么事?”
“事情都是一些吃飯喝酒,以及介紹商人與相關(guān)領(lǐng)導(dǎo)認識的事情,這里面的事情看上去都不大,但確實有違法違紀的行為。初步估算,涉案金額暫時沒有超過20萬!”
“一個縣紀委書記,如果違背了自己身為黨員的原則,你覺得會是區(qū)區(qū)20萬就能填飽的?”
程竹無奈的嘆息道:“不會!我給你打電話,也是想聽聽您的意思!”
劉青山聽到這話,聲音明顯輕松了一些:“兩個方法!第一,讓他來省里出差,你在左陽查他的問題,不管有沒有查出實際的內(nèi)容,都不能在行動期間爆出來,后續(xù)的問題,我們慢慢處理。”
“第二,將事情透露給宋焰秋,讓他去查這件事!”
聽到劉青山的話,程竹恍然大悟,認識到了自己與政治大佬之間的差距。
第一個方案,與他想象的一樣,但這種行為,就等于是將火包在了紙里。
隨時都有爆發(fā)的可能。
對方既然可以讓鄭國軍舉報劉正楠的事情,那是不是也可以用別人來舉報劉正楠呢?
他能捂住一次?
可第二次,第三次呢?
這件事遲早有她想捂住也捂不住的時候。
如果事情一旦泄露出去,對于整個紀委的名聲來說,絕對是個重大的打擊。
而且,老百姓會想,你能包庇一個劉正楠,是不是就能包庇另一個?
這些被抓起來的官員,是不是才是真正為人民服務(wù)的?
或者說,你們就是內(nèi)斗,你們都是貪官,并沒有人是真心想為我們百姓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