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在线|黄色在线网站|黄页网站在线观看|黄色在线观看网站中文字幕综合久久久久|五月一区二区久久综合天堂|国

簡書小說

簡書小說>兩宋武將征戰(zhàn)示意圖高清 > 第廿七回 登州兄弟逞兇狂 梁山群英救危難(第1頁)

第廿七回 登州兄弟逞兇狂 梁山群英救危難(第1頁)

《鷓鴣天·漁父詞》

一葉扁舟泊晚沙,蓼花風(fēng)起岸痕斜。閑斟濁酒邀明月,醉唱滄浪臥荻花。

塵事遠(yuǎn),世途賒,浮名換得鬢邊華。秋來但覺鱸魚美,不向長安問客槎。

詩曰:

苔徑入幽深,柴門掩翠陰。

烹茶聽澗響,倚杖看云沉。

野鶴眠松穩(wěn),閑僧話竹心。

夜來風(fēng)雨過,落葉滿空林。

上回說到,水泊梁山好漢收服了韓孝義、潘森、高嘉康、孟鈺涵、張奕煦一伙,聞盛被殺,那殘兵敗將逃回東京,報與朝廷知曉。這一驚非同小可,滿朝文武無不震動。朝堂之上分為兩派:那宿太尉元景與陳慶善等一班文官,力主招安之策;卻有張鳴珂、賀太平一班武將,定要剿滅梁山。道君皇帝猶豫不決,每日只在宮中躊躇。

卻說六月初七日,正值炎天暑熱,天子出郊打獵,又往太廟祭祖。忽有密報傳入御前,天子覽畢,不覺龍顏大悅,急傳旨意,要選良將征討梁山。正是:一封密報動天顏,十萬貔貅下梁山。

原來那年梁山好漢勇奪二關(guān),徐槐、任森、顏樹德三人戰(zhàn)死沙場,那一十八散仙中的陳念義、徐和、徐青娘、賈夫人、汪恭人五人見大勢已去,便辭官歸隱,各尋去處。賈夫人徑往濟(jì)南府,投奔先夫張繼之弟張續(xù),共掌軍務(wù);汪恭人則隨陳念義、徐和、徐青娘三人,攜家?guī)Э谶w至巨野縣高平山,隱姓埋名,耕讀度日,怎奈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汪氏一族在移家途中,竟遭了一樁大禍。正是:避世高平求安穩(wěn),誰知途中禍臨門。

原來這汪恭人的夫君汪學(xué)士,乃是哲宗朝欽點(diǎn)的狀元郎,曾任巨野縣知縣。他出身名門,世代簪纓,滿腹經(jīng)綸,端的是一代儒宗。汪恭人因家族之命,只得嫁與汪學(xué)士為妻。怎奈這汪學(xué)士年長她十余歲,且自幼體弱,常患脾虛之癥,雖才高八斗,卻是個病秧子。汪恭人正值青春年少,生得如花似玉,如何甘心守著個病弱老夫?一來二去,竟與府中一個俊俏小廝勾搭成奸。這一日,二人正在暗室云雨,不料汪學(xué)士偶然撞破,登時氣得三尸神暴跳,五靈豪氣騰空,指著二人罵道:“好一對奸夫!”可憐汪學(xué)士一生清名,卻遭此奇恥大辱,當(dāng)即怒火攻心,舊疾復(fù)發(fā),倒在榻上氣若游絲。臨斷氣時,仍咬牙切齒,喃喃咒罵:“奸夫…………”話音未落,便一命嗚呼了。

原來那汪學(xué)士并非獨(dú)子,尚有一胞弟,名喚汪人才。兄弟二人皆承祖上書香,奈何這天妒英才,汪人才亦如其兄一般,自幼體弱多病,未及而立之年,便因脾虛之癥撒手人寰,只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兒。

且說汪氏一族遷往高平山途中,行至荒僻山徑,忽遇一伙剪徑強(qiáng)人。那賊寇見汪家女眷衣著光鮮,便動了歹念,將汪人才之妻擄上山去。這婦人雖出身書香門第,卻是個剛烈性子,眼見賊人欲行不軌,竟一頭撞向石階,登時香消玉殞。可憐兩個稚子,被棄于荒野之中,啼哭不止。

也是天不絕人之路。恰逢一樵夫打柴歸來,聞得孩啼哭聲,循聲尋去,見二子孤零零躺在草叢中,心生憐憫,遂抱回家中撫養(yǎng)。這樵夫姓甚名誰?原是清河縣人氏,因避戰(zhàn)亂遷居至此,每日靠打柴度日,雖家境貧寒,卻是個仁義之人。

且說那汪恭人雖已斬斷塵緣,修得仙家妙法,但終究難舍骨肉親情。一日云游至清河縣境,忽心血來潮,掐指一算,竟算出兩個侄兒尚在人間。當(dāng)下駕起祥云,循著血脈感應(yīng)尋至樵夫茅舍。

只見兩個總角孩童正在院中嬉戲,雖衣衫襤褸,卻眉目清秀,依稀可見汪家血脈。汪恭人見狀,不由得想起當(dāng)年舊事,暗嘆道:“雖是孽緣所出,終歸是汪家骨血。”因二子母親喪于賊寇之手,汪恭人便為長子取名“來賊”,次子取名“來寇”,意在警醒二人莫忘家仇。又見那樵夫家徒四壁,遂取出紋銀二十兩相贈,以謝養(yǎng)育之恩。

這汪恭人雖已位列仙班,終究難斷俗念。沉思良久,提筆寫下兩封薦書:一封送往青州通判衙門,為來賊求得個倉廒司庫的差事;一封寄往登州兵馬都監(jiān)府,為來寇謀了個軍械庫守的職分。臨行前再三叮囑道:“你二人且記住,這差事雖不顯赫,卻可保衣食無憂。他日若有機(jī)緣,再圖進(jìn)取。”

且說汪來賊、汪來寇初到任時,倒也裝得一副清正廉明的模樣。在青州的汪來賊開倉放糧,施粥濟(jì)貧;在登州的汪來寇整頓軍備,撫恤孤老。兩地百姓起初無不稱頌,都說汪家出了兩個賢良子弟。誰知不過三兩月光景,這兩兄弟便露出本來面目。先是汪來賊在青州強(qiáng)占民田,將上等水田盡數(shù)劃入自家名下;那汪來寇在登州更甚,竟公然索要“平安錢”,商賈百姓稍有不從,便指使衙役棍棒相加。

這汪恭人雖已位列仙班,終究難斷俗念。沉思良久,提筆寫下兩封薦書:一封送往青州通判衙門,為來賊求得個倉廒司庫的差事;一封寄往登州兵馬都監(jiān)府,為來寇謀了個軍械庫守的職分。臨行前再三叮囑道:“你二人且記住,這差事雖不顯赫,卻可保衣食無憂。他日若有機(jī)緣,再圖進(jìn)取。“

且說汪來賊、汪來寇初到任時,倒也裝得一副清正廉明的模樣。在青州的汪來賊開倉放糧,施粥濟(jì)貧;在登州的汪來寇整頓軍備,撫恤孤老。兩地百姓起初無不稱頌,都說汪家出了兩個賢良子弟。誰知不過三兩月光景,這兩兄弟便露出本來面目。先是汪來賊在青州強(qiáng)占民田,將上等水田盡數(shù)劃入自家名下;那汪來寇在登州更甚,竟公然索要“平安錢”,商賈百姓稍有不從,便指使衙役棍棒相加。

最可恨的是這兩兄弟色膽包天,汪來賊看中西街布莊王掌柜的閨女,竟在光天化日之下?lián)屓敫校魜砜転閵Z東門李老丈的祖?zhèn)魉幏剑瑢⑵洫?dú)子活活打死在公堂之上,每逢集市必縱馬傷人,還美其名曰“代天巡狩”青州百姓暗地里都喚汪來賊作“活閻羅”,登州軍民背地稱汪來寇為“催命判官”。

有詩為證:

已完結(jié)熱門小說推薦